大地震同震影响的位错理论模型分析Analysis of co-seismic affection of earthquake based on dislocation theory
陈琼,施坤,王凡,张鹏
摘要(Abstract):
位错理论对于应用大地测量以及地球物理信息研究震源机制,进行地震预报、断层反演以及火山活动等研究都有一定的重要性。针对地震对框架的影响,该文通过使用OKADA模型对3个等级的地震断层破裂面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在理想数据下地震对框架的影响范围,这样有助于地震后各方面的应急恢复;同时运用OKADA模型对2011年日本宫城Mw9.0级地震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我国距离日本较近的东北地区的框架点受到一些影响,但不会对区域的地震活动产生大的影响。
关键词(KeyWords): 位错理论;国际地球参考框架;地震;应急恢复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陈琼,施坤,王凡,张鹏
DO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6.06.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敏,李强,王凡,等.全球定位系统测定的2011年日本宫城Mw9.0级地震远场同震位移[J].科学通报,2011,56(20):1593-1596.
- [2]牛之俊,王敏,孙汉荣,等.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的最新观测结果[J].科学通报,2005,50(8):839-840.
- [3]成英燕.ITRF2008框架简介[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2,32(2):47-50
- [4]蒋志浩,张鹏,秘金钟,等.基于非线性运动分析的CGCS2000下我国CORS站运动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2,55(3):841-850.
- [5]OKADA Y.Internal deformation due to shear and tensile faults in a half-space[J].BSSA,1992,92(2):1018-1040.
- [6]孙文科.地震位错理论[M].上海:科学出版社,2012:1-16.
- [7]宿勇军,李艳.IGS基准站时间序列对汶川地震的影响[J].武汉:测绘地理信息,2013,38(6):51-54.
- [8]罗凌燕.位错理论模型在西安市地面形变研究中的应用[D].西安:长安大学,2001:9-17.
- [9]左虎,殷达伟,范杰.对地震后龙泉局部地区形变的分析[J].测绘,2008,31(5):216-219.
- [10]蒋光伟,程传录,田晓静,等.日本大地震(Mw9.0)对中国大地基准框架的影响[J].测绘通报,2014(1):16-18.
- [11]刘焱雄,范士杰,乔方利,等.2011年日本Mw9.0级地震的GPS响应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2,34(6):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