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Research of Shenzhen geological hazard assessment and early-warning system
金江军,潘懋,邬伦,屈红刚,丛威青
摘要(Abstract):
深圳市从1980年设立特区以来,目前已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然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本脆弱的地质环境,引发了众多的地质灾害。本文首先阐述了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流程,包括数据预处理、建立模型库、危险性区划、划分预警片区、获取气象和水文临界判据、预警结果制图输出和发布6个步骤;然后给出了地质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模型;最后设计了深圳市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系统的总体结构,描述了各个子系统的功能,说明了系统运行网络拓扑结构。
关键词(KeyWords): 地质灾害;滑坡;评价指标;预警;模型库;地理信息系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金江军,潘懋,邬伦,屈红刚,丛威青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玉芳.深圳市地质灾害及防治技术[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4):105-107,111.
- [2]徐泰松.深圳地区人工边坡失稳类型及主要控制因素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4,7(1):68-70.
- [3]张玲,黄敬峰,王深法,等.基于GIS的滑坡临界降雨指标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9(5):493-498.
- [4]褚洪斌,母海东,王金哲.层次分析法在太行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3):125-129.
- [5]樊晓一,乔建平,陈永波.层次分析法在典型滑坡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1):72-76.
- [6]向喜琼,黄润秋.基于GIS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11(3):23-27.
- [7]陈静,马亚杰,朱庆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岩溶塌陷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16(2):139-144.
- [8]李新坡,莫多闻.应用GIS和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7-9.
- [9]阮沈勇,黄润秋.基于GIS的信息量法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28(1):89-92.
- [10]兰恒星,周成虎,王苓涓,等.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滑坡-水文耦合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8):1309-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