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演化机理与地图现势性的度量Develop mechanism of things and metric of verisimilitude
钟业勋,黄鹄,郑红波
摘要(Abstract):
物质世界的不同层次中的事物都具有随时间演化的特性。制图区域内事物的演化使制图区域在不同时刻有不同的状态。在t>t0时,依据制图物体从属于制图区域不同状态的条件,可定义现势地物、消亡地物和新生地物。根据拓朴映射原理,给出了地图符号的一般式,再根据制图对象的时态特征,定义了现势地图符号和失真地图符号。利用同一图上现势地图符号集和失真地图符号集互为补集的关系,提出了地图现势值公式,从而实现了地图现势性概念的定量刻划。由于本公式仅涉及失真符号的面积量算并对经验事实具有解释功能,因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KeyWords): 演化;制图对象;现势地图符号;失真地图符号;地图现势值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西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48039);;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105303)
作者(Author): 钟业勋,黄鹄,郑红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高俊,万刚.空间认知的新窗口———地理虚拟空间十年回顾[A].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2002,22-23.
- [2]祝国瑞,尹贡白.普通地图编制,(上、下册)[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
- [3]罗宾逊A H,塞尔R D,莫里森J L等,李道义,刘耀珍译.地图学原理(第五版)[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
- [4]田德森.现代地图学理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
- [5]廖克.现代地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 [6]甘华鸣,等.高新科技[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 [7]约翰格里宾,黄磷译.大宇宙百科全书[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 [8]刘培本,蔡运龙.地球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9]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 [10]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 [11]钟业勋.地理空间的数学定义与定位型地图符号制约因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1),29-33.
- [12]钟业勋,胡毓钜,魏文展.地物质数特性与时空关系的数学表述研究[J].测绘科学,2005,30(2),55-56.
- [13]钟业勋,李占元.地图数学定义的研究[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7,22(2),132-135.
- [14]李孝传,陈玉清.一般拓朴学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 [15]钟业勋.事物现实存在过去存在和将来存在的数学定义[A].见:罗在明,杨政中主编,广西国土资源科技论文集[C],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