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地形信息量的景观格局预测——以珠海市为例Predic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based on DEM terrain information capacity:a case study of Zhuhai
胡璐锦,何宗宜,刘纪平
摘要(Abstract):
针对传统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的数据局限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地形信息量的景观格局预测分析方法。结合信息熵理论,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地形信息量,研究不同分级地形信息量下景观格局特征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景观类型在不同地形信息量等级的分布特征,对具有相似地形特征的区域建立利用地形信息量对其景观格局特征进行预测分析的方法。该文选择珠海市地形特征相似的两个区域进行了试验分析,对珠海市斗门区建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地形信息量的景观格局预测方法,预测在相似地形特征下南坪镇的景观格局特征,并以南坪镇真实的景观特征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地形信息量的邻域景观预测分析方法不仅能正确预测分析不同地形信息量下的景观分析指数,同时也能正确预测不同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
关键词(KeyWords): 数字高程模型;地形信息量;景观格局预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14205020203);; 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12032)
作者(Author): 胡璐锦,何宗宜,刘纪平
DO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6.04.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汤国安,陈楠,刘咏梅.黄土丘陵沟壑区1∶1万及1∶5万比例尺DEM地形信息容量对比[J].水土保持通报,2001,21(2):34-36.
- [2]陈楠,王钦敏.基于地形因子信息量的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的选择:以黄土高原的研究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6):692-695.
- [3]朱海金,杨辉,刘欣欣.不同比例尺DEM地形信息容量的探讨[J].测绘科学,2013,38(3):184-189.
- [4]王雷.黄土高原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地形信息容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5:22-36.
- [5]陶旸,汤国安,王春.DEM子集划分对地形信息量计算的影响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12):1463-1466.
- [6]陶旸,汤国安,王春.DEM地形信息量计算的不确定性研究[J].地理科学,2010,30(3):398-402.
- [7]董有福,汤国安.DEM点位地形信息量化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12,31(10):1825-1836.
- [8]董有福,汤国安.利用地形信息强度进行DEM地形简化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38(3):353-357.
- [9]陈楠,林宗坚,李成名.基于信息论的不同比例尺DEM地形信息比较分析[J].遥感信息,2004(3):5-9.
- [10]张志进,李永胜,李文梅.不同空间尺度DEM地形信息容量综合对比研究[J].现代测绘,2011,34(1):29-33.
- [11]王妍.基于DEM地形信息提取与景观空间格局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6:6-7.
- [12]魏莲,刘学录.基于GIS和DEM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4):54-59.
- [13]王博.基于Aster G-Dem的海南岛地形地貌信息提取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D].海南:海南大学,2010:9-10.
- [14]刘慧敏,邓敏,樊子德.地图信息度量方法及其应用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28(6):1-6.
- [15]何宗宜.地图数据处理模型的原理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1-24.
- [16]SHANNON C E.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J].The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1948,27:379-423,623-656.
- [17]张茜.黄土高原不同空间尺度DEM的地形信息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6:23-32.
- [18]陈利顶,刘洋,吕一河,等.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J].生态学报,2008,28(11):5521-5531.
- [19]陈云浩,李晓兵,史培军.基于遥感的植被覆盖变化景观分析:以北京海淀区为例[J].生态学报,2002,22(10):1581-1586.
- [20]华昇,谢更新,石林.基于GIS的市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与优化[J].生态环境,2008,17(4):1554-1559.
- [21]曾辉,孔宁宁.基于边界特征的景观格局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81-86.
- [22]陈利顶,吕一河,傅伯杰.基于模式识别的景观格局分析与尺度转换研究框架[J].生态学报,2006,26(3):663-670.
- [23]林孟龙,曹宇,王鑫.基于景观指数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以台湾宜兰利泽简湿地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12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