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卫星可见性及可用性的概率特征Probability statistics of GNSS satellites visibility and availability
刘志平,唐旭,张秋昭
摘要(Abstract):
针对现有平均值指标难以客观地评价具有显著非对称非均匀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可见性及可用性的问题,该文利用概率统计方法和广播星历研究了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格洛纳斯系统的可见性及可用性的概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可见星数、站星高度角及可跟踪因子、几何精度因子值的概率直方图均呈显著的非对称非均匀分布特征。中地球轨道卫星可见概率与高度角为近似线性负相关,随方位角呈现"四叶玫瑰"对称非均匀分布特征且南北向可见概率略高于东西向。北斗导航系统静止地球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远高于中地球轨道卫星的可跟踪因子,显著提高了导航星座时间可用性。星空分布图与几何精度因子值均表明导航性能随纬度增大而降低。此外,全球定位系统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可见性及可用性概率特征基本一致,而北斗导航系统概率分布特征与之具有较高的互补性且在亚太地区较之更适用于受限应用条件。
关键词(KeyWord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可见性;可用性;概率统计;非对称非均匀分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204011,41504032);;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GED2014-3-2-E)
作者(Author): 刘志平,唐旭,张秋昭
DO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5.12.02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杨元喜,李金龙,徐君毅,等.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全球PNT用户的贡献[J].科学通报,2011,56(21):1734-1740.
- [2]丛丽,AHMED I A,谈展中.卫星导航几何因子的分析和仿真[J].电子学报,2006,34(12):2204-2208.
- [3]于清德,吴雨航,陈秀万,等.GNSS几何性能仿真分析[J].计算机仿真,2010,27(6):87-92.
- [4]李建文,李作虎,周巍,等.卫星导航中几何精度衰减因子最小值分析及应用[J].测绘学报,2011,40(S1):85-88.
- [5]刘伟洲,伍吉仓.GPS/北斗组合导航系统卫星可见性和DOP值分析[C]//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2012.
- [6]王泽民,孟泱,伍岳,等.GPS/Galileo及其组合系统导航定位的DOP值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31(1):9-11.
- [7]刘志平.GNSS边坡监测与变形分析[M].北京:测绘出版社,2014:81.
- [8]许国军,王丹,程远,等.伪卫星增强GPS可用性的仿真研究[J].天文学进展,2010,32(6):132-135.
- [9]徐嘉.故障星分布对星座PDOP可用性影响的建模及评价[J].航空学报,2008,29(5):1139-1143.
- [10]李国重,李建文,焦文海,等.顾及卫星故障修复的导航星座PDOP可用性分析方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7):841-845.
- [11]李国重,李军正,李建文,等.基于卫星服务中断的GPS在中国服务区可用性分析[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28(1):1-4.
- [12]李作虎,郝金明,李建文,等.受限条件下的全球卫星导航精度性能评估[C]//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 [13]沈笑云,颜思明,焦卫东.考虑地形影响的卫星导航性能评估方法[J].计算机仿真,2011,28(9):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