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理论和典型线路的地质灾害评价的GIS方法研究GIS method of evaluation on geo-hazards based on fuzzy theory and typical route
胡圣武
摘要(Abstract):
根据影响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因素、地形因素、诱发因素和人为因素,建立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对典型线路穿越的评价试验区进行地质灾害区域评价。由于地质灾害数据不仅含有不确定性而且还有复杂的模糊性,因而选用模糊评价方法。本文主要通过选取典型线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利用GIS来进行,该研究结果表明是科学的、合理的和客观的,能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得出了用GIS来研究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是可行的,但对于一个特定区域而言,选取一条线路是不够的,应该选取多条线路同时并举的做法会更加科学。
关键词(KeyWords): 模糊理论;模糊综合评判;不确定性;典型线路;GI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4003)
作者(Author): 胡圣武
DO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1.04.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新平县地质灾害调查报告[R].2006.
- [2]B Gdossy G,Fodor J.Evaluation of uncertainties andrisks in geology[M].Springer press,2002.
- [3]赵鹏大,池顺都,陈永清.查明地质异常:成矿预测的基础[J].高校地质学报,1996,2(4).
- [4]赵鹏大,胡旺亮,李紫金.矿床统计预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 [5]卢礼顺,朱海军.灰色模型在滑坡时间预测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1,19(10).
- [6]左仁广,夏庆霖.矿产预测评价中不确定性传播模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4).
- [7]汪培庄.模糊集合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 [8]何新贵.模糊知识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第2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 [9]胡圣武.GIS质量评价与可靠性分析[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6.
- [10]陈情来.模糊综合评判地质灾害的危险性[J].油气储运,2000,19(5).
- [11]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 [12]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 [13]Kang-tsung Chang.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陈健飞,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