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GPS观测站观测数据异常分析Anomaly analysis of Lanzhou GPS continuous observation station
夏峰
摘要(Abstract):
针对兰州GPS观测站2013年5月观测数据以来出现趋势性异常问题,运用地质学方法,在收集了站场地区的地震地质构造资料的基础上,从大范围判定了站点所在的局部构造部位有向西向南的运动趋势;另外,收集了站点的2010年以来的观测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站点东西和南北向时间序列趋势性运动结果。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站点北面5m外的土方开挖进行了分步开挖和回填数值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与GPS观测结果相比一致性较好,故初步认为GPS观测数据异常可能由站点北面大面积挖土引起。
关键词(KeyWords): GPS观测数据异常;构造环境;资料分析;FLAC3D数值模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5年度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15010216);; 2015年度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重点项目(2015020202)
作者(Author): 夏峰
DO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6.07.0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牛之俊,马宗晋,陈鑫连.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2,22(3):88-93.
- [2]梁明剑.兰州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D].兰州: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8.
- [3]袁道阳,刘小凤,郑文俊.兰州马衔山-兴隆山活动断裂系的构造变形特征和机制[J].中国地震,2003,19(2):125-131.
- [4]袁道阳,刘百篪,才树华.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研究[J].地震地质,2002,21(1):15-23.
- [5]袁道阳,贾亚会,才树华.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古地震初步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02,24(1):199-205.
- [6]HERRING T A,KING R W,MCCLUSKY S C.GAMIT Reference Manual:GPS Analysis at MIT.Release 10.4[EB/OL].(2010-01-01)[2014-07-19].http://www.doc88.com/p-31570247490.html.
- [7]王敏,张祖胜,许明元.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数据处理和精度评估[J].地球物理学报,2005,48(4):817-823.
- [8]王敏.GPS数据处理方面的最新进展及其对定位结果的影响[J].国际地震动态,2007(7):3-8.
- [9]张风霜,占伟.利用GNSS连续观测资料获取高精度动态速度场的研究[J].地震研究,2015,38(1):75-83.
- [10]张风霜,郭良迁.天津地区的水平形变特征[J].测绘科学,2014,39(12):86-90.
- [11]梁洪宝,朱爽,王友,等.陆态网络GNSS基准站阶跃偏移量的精确估计[J].震灾防御技术,2014,9(supp1):622-631.
- [12]梁洪宝,刘志广,黄立人,等.非构造形变对中国大陆GNSS基准站垂向周期运动的影响[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5,35(4):589-593.
- [13]占伟,武艳强,梁洪宝,等.GPS观测结果反映的尼泊尔M_w7.8地震孕震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5,58(5):1818-1826.
- [14]朱爽,周伟.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后区域地壳形变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5,37(3):731-738.
- [15]刘波,韩彦辉.FLAC原理实例与应用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 [16]陈育民,徐鼎平.FLAC/FLAC3D基础与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 [17]GB50025—200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 [18]J GJ167—200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