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分析的徐州市居民点分布模式研究A spatial analysis on patterns of settlements distribution in Xuzhou
闫庆武,卞正富,王桢
摘要(Abstract):
居民点空间分布的研究是聚落地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研究居民点的分布能更准确地刻画出其空间分布的本质规律。本文根据2004年TM遥感图像和城市地图得到徐州市城乡居民点空间分布的信息,继而运用样方分析(QA)法、最近邻距离指数(NNI)、K(d)函数、热点探测技术(NNH)研究了徐州市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与模式。结果显示:徐州市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总体上呈现出集聚分布的特点;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大,居民点空间分布的集聚性指数也增大;居民点空间分布的热点区域在微观尺度上具有空间随机性、在中观尺度上具有轴带延伸性、宏观尺度上具有面状集中性的特点。
关键词(KeyWords): 点模式分析;热点分析;空间数据分析;徐州市;居民点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409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4-0487);; 徐州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06XLB12)
作者(Author): 闫庆武,卞正富,王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Kei-ichi Okunuki.Urban analysis with GIS[J].Geo-Journal,2001,52:181-188.
- [2]顾朝林,张敏,张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6).
- [3]王新生,刘纪远,庄大方,等.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时空特征[J].地理学报,2005.60(3).
- [4]张虹鸥,叶玉瑶,陈绍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变化及其空间特征[J].经济地理,2006,26(5).
- [5]肖亚丽,蒋大和.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城市建设定量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5).
- [6]Liu J Y,Zhan J Y,Deng X Z.Spatio-temporal Patternsand Driving Forces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in Chinaduring the Economic Reform Era[J].Royal SwedishAcademy of Sciences,2005,34(6).
- [7]梁会民,赵军.地理信息系统在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2).
- [8]梁会民,赵军.基于GIS的黄土塬区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J].人文地理,2001,16(6).
- [9]王春菊,汤小华,吴德文.福建省居民点分布与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1).
- [10]张小军,李雪妍,尹卫红.基于GIS的西部生态脆弱区居民点空间信息分析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2).
- [11]毛政元,李霖.空间模式的测度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33.
- [12]GOODCHILD M F,ANSELIN L,APPELBAUM T P,eta1.Toward Spatially Integrated Social Science[J].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00,23(2).
- [13]GOODCHILD M F,HAINING R P.GIS and Spatial Da-ta Analysis:Converging Perpectives[J].Papers inRegional Science,2004,83.
- [14]柏延臣,李新,冯学智.空间数据分析与空间模型[J].地理研究,1999,18(2).
- [15]林飞娜,等.基于GIS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型与应用[J].测绘科学,2008,33(4).
- [16]王劲峰,孙英君,韩卫国,等.空间分析引论[J].地理信息世界,2004,2(5).
- [17]闫庆武,卞正富.基于GIS-SDA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3).
- [18]王劲峰,孟斌,郑晓瑛,等.北京市2003年SARS疫情的多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