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科学

2017, v.42;No.231(09) 62-70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新石器时代榆林东北部环境宜居性分析
Analysis of environment livability in northeast Yulin within the Neolithic Age

钟昌悦,聂跃平,于丽君,朱建峰,潘玉青

摘要(Abstract):

针对榆林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环境宜居性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通过SOFM神经网络模型对研究区聚落等级进行划分,结合地形高程、坡度、坡向、距水系距离、植被覆盖度等因子,构建指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遗址大都分布在海拔1 000~1 200m、坡度3~9°、距水系距离为0~800m、坡向为阳坡以及植被覆盖度较好的区域,一级聚落均分布在古代环境宜居性较高的区域。与仅使用地形因子建立的指数模型相比,加入植被覆盖度和聚落等级因子的模型对不宜居的沙漠和遗址分布空白区域划分的宜居性等级低,对遗址分布密集的宜居区域划分的宜居性等级高,宜居性等级划分结果与各等级遗址密度分布的客观事实更为吻合,综合因子模型对区域宜居性等级划分更为精确。

关键词(KeyWords): 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指数模型;古代环境宜居性;聚落等级;植被覆盖度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K08B06,2015BAK01B01)

作者(Author): 钟昌悦,聂跃平,于丽君,朱建峰,潘玉青

DO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7.09.01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