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SRTM DEM高程精度质量评价Evaluation of SRTM data elevation quality in Taihu drainage basin
张朝忙,刘庆生,刘高焕,丁树文,郭忠录,黄翀,董金发
摘要(Abstract):
本文根据太湖地区地形特点,选择典型试验区,并以1∶50 000DEM为假定真值,通过DEM面误差可视化分析、DEM面误差谱、面误差信息熵模型、中误差模型等方法对SRTM DEM数据高程精度质量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太湖地区SRTM DEM高程精度质量要高于1∶250 000DEM,并低于1∶100 000DEM。在分级为1m的情况下,DEM面误差图能较好地描述太湖山地地区山脊线、山谷线的走势。
关键词(KeyWords): SRTM DEM;面误差;信息熵;中误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601)
作者(Author): 张朝忙,刘庆生,刘高焕,丁树文,郭忠录,黄翀,董金发
DO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4.03.03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俊勇.对SRTM3和GTOPO30地形数据质量的评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11):4-7.
- [2]刘勇.中国西北部高山高原地区SRTM 3数据质量评价[J].兰州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44(6):1-7.
- [3]闫业超,张树文,岳书平.东北川岗地区SRTM数据质量评价[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25:41-45.
- [4]詹蕾.SRTM DEM的精度评价极其适应性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 [5]马龙,李颖.从GTOPO30到SRTM DEM精度研究———以西藏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6,26(5):71-74.
- [6]蔡清华,杨勤科.SRTM与地形图生成DEM的地形表达能力对比[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3):183-187.
- [7]王新军,王锦阳,杨秀.可持续发展的太湖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探讨[J].上海建设科技,2008(5):55-77.
- [8]魏子卿.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及其与WGS84的比较[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8,28(5):1-5.
- [9]齐晓飞,王光霞,崔秀飞,李志远.DEM误差可视化方法分析与研究[J].测绘科学,2011,36(3):169-171.
- [10]汤国安,陶旸,王春,等.高线套合差及在DEM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通报,2007(7):65-67.
- [11]张勇,汤国安,彭釮.数字高程模型地形描述误差的量化模拟———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实验为例[J].山地学报,2003,21(2):252-256.
- [12]汤国安,赵牡丹,曹菡.DEM地形描述误差空间结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0(4):349-352.
- [13]李发源,汤国安,贾旖旎,曹志冬.坡谱信息熵尺度效应及空间分异[J].地球信息科学,2007,9(4):13-18.
- [14]朱伟,王东华,周晓光.基于信息熵的DEM最佳分辨率确定方法研究[J].遥感信息,2008(5):79-82.
- [15]周成虎,张健挺.基于信息熵的地学空间数据挖掘模型[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9,4(11):946-951.
- [16]李雄伟,刘建业,康国华.熵的地形信息分析在高程匹配中的应用[J].应用科学学报,2006,24(6):608-612.
- [17]周启明,刘学军.数字地形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