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重力资料研究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Research on the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North CHINA with gravity data
曹学伟,党亚民,章传银,刘纪敏
摘要(Abstract):
本文结合相关数据、模型和软件分别利用重力场、重力垂线偏差与构造应力场的内在关系式对华北地区陆地构造应力值进行了计算,通过对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并得出了华北地区重力总水平梯度、构造应力场和研究方法本身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关键词(KeyWords): 重力场;重力水平梯度;垂线偏差;构造应力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曹学伟,党亚民,章传银,刘纪敏
DO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0.03.03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连旺,陆远忠,张杰,等.华北地区三维构造应力场[J].地震学报告,1999,21(2).
- [2]游永雄.重力场转换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4,37(2).
- [3]王虎彪,王勇,肖学斌,等.联合多种测高资料确定西太平洋海域2′×2′重力梯度[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24(3).
- [4]郭俊义.物理大地测量学基础[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 [5]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高精度局部重力场计算平台PALGrav1.0中文版[K].北京,2007.
- [6]曾华霖.重力场与重力勘探[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 [7]袁金荣,徐菊生,高士钧.利用GPS观测资料反演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J].地球学报,1999,20(3).
- [8]祝意青,梁伟锋,李辉,孙和平.中国大陆重力场变化及其引起的地球动力学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3).
- [9]张跃刚,胡新康.华北地区块体及其边界的相对运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5,25(1).
- [10]万天丰.郯庐断裂带的延伸与切割深度[J].现代地质,1996,(4).
- [11]马杏垣.重力作用与构造运动[M].地震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