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现今地面沉降特征分析Revel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subsidence based on high precision GPS monitoring in Taiyuan
李军
摘要(Abstract):
针对传统固定基准强制约束下获得的GPS形变量,可能还会受到板块活动及地表变形的影响。采用顾及板块运动、基准点稳定性及系统参数的区域基准模型,获取了太原市2009—2014年高精度GPS地面沉降量。结果表明:太原市南部地面沉降较严重,GPS监测点均呈下沉趋势,沉降量最大值位于太原南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观象台区域,近4年累计沉降量高达-115.2mm,主要是由于区域性长期过量开采承压地下水所致;而太原北部靠近边山处GPS监测点则均呈抬升趋势,近4年累计抬升量最大为18.3mm,主要是由于区域构造活动及"关井压采"地下水水位回升引起。该文利用GPS监测技术较好获取了太原市地面沉降现状,且对利用GPS监测技术高精度获取其他区域地面沉降量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KeyWords): GPS监测;水准监测;地面沉降;地下水开采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1220185)
作者(Author): 李军
DO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6.07.0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冀艳珍.山西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影响分析[J].科技风,2011(6):230.
- [2]沈勇.关于山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2:183-184,225.
- [3]南水仙.山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潜力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 [4]梁文彪,李洪建,杨彩云.太原盆地边缘地貌与新构造运动及其意义[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78-181.
- [5]陈素霞.太原盆地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分析[J].山西水利科技,2008(2):23-24.
- [6]任建会.太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环境效应[J].华北国土资源,2008(1):56-58.
- [7]王聪明.太原市地下水库的建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地下水,2010(4):26-27.
- [8]王银梅.太原市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11(3):83-86.
- [9]王勇,刘严萍,胡乐银.基于GPS的北京市2007—2012年地面沉降变化研究[J].灾害学,2015(2):11-15.
- [10]罗建忠,孔友谊,秦洪奎.基于GPS的天津市地面沉降监测[J].测绘,2015(1):26-29.
- [11]张勤,黄观文,王利,等.GPS在西安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6):828-833.
- [12]洪奎,王平德.GPS用于天津市地面沉降监测的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2(2):20-21.
- [13]风霜,薄万举.GPS结果应用于地面沉降研究初探[J].测绘科学,2012,37(4):37-39.
- [14]万广欣,陈浩辉,秦洪奎,等.GPS用于地面沉降观测时间的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15(3):157-158.
- [15]张勤,黄观文,王利,等.附有系统参数和附加约束条件的GPS城市沉降监测网数据处理方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3):26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