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贾汪矿塌陷积水区变化特征的研究Change features of mining watershed subsidence of Jiawang coal mining area in Xuzhou
马诚超,公云龙
摘要(Abstract):
本文采用遥感(RS)获取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建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徐州贾汪矿区1987-2007年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塌陷积水区的数量变化、形态特征变化以及破碎度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7-2007年间,由于开采活动的不断进行,常年积水塌陷区的面积逐步增加;1987-1997年10年间,季节性塌陷积水区与常年塌陷积水区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1997-2007年10年间,由于部分矿井停止开采及土地复垦的推行,季节性塌陷积水区的数量锐减,斑块形状变得规则且分布趋于分散。
关键词(KeyWords): RS;GIS;塌陷积水区;变化特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宿州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KJ2011Z370);; 宿州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宿州市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2008yzk13)
作者(Author): 马诚超,公云龙
DO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2.02.01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国艳.基于GIS的矿区地质环境治理规划研究[D].泰安: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04.
- [2]王行风,杜培军,孙久运.兖济滕矿区地表塌陷遥感信息解译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5).
- [3]陈龙乾,郭达志,胡召玲,等.徐州矿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及塌陷地复垦利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2):10-15.
- [4]卞正富,张燕平.徐州煤矿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4):349-358.
- [5]彭苏萍,王磊,孟召平,等.遥感技术在煤矿区积水塌陷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以淮南矿区为例[J].煤炭学报,2002,27(4):374-378.
- [6]姜小光,王长耀.成像光谱数据的光谱信息特点及最佳波段选择—以北京顺义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0,23(3):214-220.
- [7]杨存见,徐美.遥感信息机理的水体提取方法的探讨[J].地理研究,1998,17:86-89.
- [8]钟春棋,曾从盛,柳铮铮.基于谱间特征与比值型指数的水体影像识别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8,10(5):663-669.
- [9]胡震峰.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科技开发情报与经济,2003,13(12):143-144.
- [10]亓兴兰,刘健,余坤勇.基于RS和GIS的闽江流域森林景观格局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26(1):36-40.
- [11]何念鹏,周道玮,吴泠,等.人为干扰强度对村级景观破碎度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