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测绘科技的辉煌及其历史遗憾
牛汝辰
摘要(Abstract):
清代自康熙年间开始,我国在西方传教士的帮助下,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全国地图测绘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测绘科技成就,但由于当时的闭关主义、科技政策、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中国社会错失追赶西方的历史机遇。《皇舆全览图》图成之后,由于过分保密,藏于内府,只有少数高级官吏才能看到,未能及时普及推广,致使地图的实用价值大大减少。当时所用的测绘方法,无文字记载说明,也很难普及,以致清朝中期一段时间,地图绘制又走上了传统的老路,甚至倒退到连计里画方也很少使用。这是清朝统治者封锁政策下的产物和后遗症。这次测绘发现经纬一度的长距是不等的。传教士们并没有把这些数据同牛顿的地球扁圆说大胆地联系起来,只是把测量结果留给了后人。康熙皇帝虽然是一位科学爱好者,但他在发展科学方面没有采取重要措施,而且有一系列的政策失误,诸如用人不当,不培养人才、不建立学术机构,把中外交流局限于宫廷之内,倡导"西学中源"说等,从而使中国失去了有可能在科学上与欧洲近似于"同步起跑"的机会。
关键词(KeyWords): 清代测绘;成就;历史遗憾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牛汝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杨文衡.世界地理学史[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454-458.
- [2] 唐锡仁,杨文衡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卷 [M].科学出版社,2000:437-441.
- [3] 庄吉发.清代史料概述,139.
- [4] 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 2000:165-168.
- [5] 冯立升.中国古代测量学史[M].内蒙古大学出 版社,1995,302-306.
- [6]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M].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0,40-44.
- [7] [英]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下) [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25.
- [8-9] 张维华.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M].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2:130.
- [10] 清朝文献通考[M].商务印书馆,1936:7470-7471.
- [11] 平步青.霞外捃屑[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163.
- [12] 清朝文献通考[M].商务印书馆,1936:7470-7471.
- [13]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主编.中国古代 地理学史[M].科学出版社,1984:33.
- [14] 王之春.椒生随笔[M].岳麓书社,1983:114.
- [15]顾炎武.日知录辑释[M].岳麓书社,1996:1039-1042.
- [16] 陈观胜.利玛窦对中国地理学之贡献及其影响[J]. 禹贡半月刊,1936,(5)3-4合期.
- [17] 海录[A].见:海山仙馆丛书.
- [18]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M].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0,40-44.
- [19] 席泽宗.论康熙科学政策的失误[J].自然科学史 研究,2000,19(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