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理空间认知框架研究Research on geospatial cognition framework of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马照亭,李成名,印洁
摘要(Abstract):
针对现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文角度的描述、统计和分析,缺少形象的空间思维手段和对经济带战略全局的整体把控的现状,该文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地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地理空间认知框架,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理空间认知是从概念空间、数据空间到信息空间、知识空间,最后形成智慧空间的认知深化过程,并重点研究了专家认知和用户认知两个关键环节。在此框架下,该文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理特点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技术现状从地理概念、地理数据、专家认知和用户认知四个方面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认知内容。研究表明,用户地理空间认知的深化程度依赖于前期的专家认知成果,专家在认知过程中必须时刻围绕用户的地理空间认知需求,专家认知和用户认知是地理空间认知有机统一的两个核心环节,不可割裂或偏废;直观的地理概念、准确的地理数据、丰富的专家经验和便捷的分析工具是科学认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技术保障,可以为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多的地理智慧。
关键词(KeyWords):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理区情;地理空间认知;专家认知;用户认知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12027,201512020,201412003)
作者(Author): 马照亭,李成名,印洁
DO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5.10.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鹏波,安晓亚,张小朋,等.地理信息的空间认知与建模研究[C]//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2008.
- [2]王晓明,刘瑜,张晶.地理空间认知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6):1-10.
- [3]高俊.地图学四面体-数字化时代地图学的诠释[J].测绘学报,2004,33(1):6-11.
- [4]马荣华,黄杏元.GIS认知与数据组织研究初步[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6):539-543.
- [5]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2000,20(6):563-568.
- [6]褚永彬.地理空间认知驱动下的空间分析与推理[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8.
- [7]江斌,空间和空间认知:略谈空间信息理论的形成[J].地图,1998(3):6-9.
- [8]鲁学军.空间认知模式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4,2(6):11-13.
- [9]鲁学军,秦承志,张洪岩,等.空间认知模式及其应用[J].遥感学报,2005,9(3):277-285.
- [10]张本昀,于甦新,陈常优.地理研究者的地图空间认知过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6):99-103.
- [11]宋文浩,魏海平,李敏,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认知[J].北京测绘,2013(4):10-12.
- [12]朱杰,夏青.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空间认知[J].测绘科学,2008,33(S1):25-26,185.
- [13]马莉莉,张亚斌,王瑞.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个文献综述[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27(4):63-69.
- [14]胡鞍钢,马伟,鄢一龙.“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4,35(2):1-10.
- [15]何轮志.东西协同立足新疆直面中亚走向世界——对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认知[J].新疆大学学报,2013,41(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