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卫星重力数据计算地幔对流应力场Calculate the mantle convection stress field using satellite gravity data
武继峰,杨志强,胡洋,吴啸龙
摘要(Abstract):
针对我国东南边缘及其邻近区域地幔对流应力场分布形态与地表构造活动特征的相关性问题,提出利用Runcorn模型及高阶卫星重力球谐系数计算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复合接触带及其邻近区域的地幔对流应力场。结果显示,地幔对流应力矢量特征与地震应力场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两大板块的接触部位均出现了显著的应力增强与汇聚趋势,同时在琉球海沟的弧后扩张带上出现的较强的地幔对流应力发散带。而在各板块相对稳定的内部区域存在微弱的地幔发散流。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该区域下地壳小尺度的地幔对流可能是控制这一区域型构造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KeyWords): GRACE;卫星重力;地幔对流;应力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福建省广义地质项目(20100510)
作者(Author): 武继峰,杨志强,胡洋,吴啸龙
DO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6.05.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吴啸龙.长乐-南澳断裂带地壳形变特征分析及三维速率反演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3.
- [2]黄培华.应用卫星重力数据研究地幔对流模式和壳下应力场[J].地震地质译丛,1981(4):11-18.
- [3]胡洋.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及地幔动力学分析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
- [4]熊熊,许厚泽,滕吉文,等.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幔对流应力场及地球动力学含义[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6):692-696.
- [5]吴建平,刘元龙.卫星重力场、地幔对流应力场与板块运动关系的探讨[J].地球物理学报,1992(5):604-612.
- [6]熊熊,傅容珊,滕吉文,等.青藏高原的地幔动力学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5(9):970-979.
- [7]王建,叶正仁.地幔对流对全球岩石圈应力产生与分布的作用[J].地球物理学报,2005(3):584-590.
- [8]吴啸龙,杨志强.长乐-南澳断裂带的最小二乘反演研究[J].测绘通报,2013(S1):149-152.
- [9]吴啸龙,杨志强,武继峰,等.位错理论模型在福建省沿海交通干线地面沉降模拟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S2):338-342.
- [10]刘汉授,苏贤泽.亚洲的地幔对流构型及壳下应力场[J].地质地球化学,1979,10: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