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路径算法在旅游线路规划中的应用——以庐山为例The application of the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in the tourist route planning——With Mt.LuShan as an example
邹时林,阮见,刘波,郭先春
摘要(Abstract):
本文以庐山旅游风景区为例,以一日游为主题,结合旅游景区景点知名度和各景点的停留时间,改进了G IS中的最短路径算法,利用VC++分析旅游区内各个景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关系,得出该旅游区内的三条较合理的不同主题的一日游路线。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加强对庐山风景区的开发力度,促进庐山风景区的发展,并最终能推广G IS在旅游线路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KeyWords): 最短路径分析;旅游线路规划;GIS;庐山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邹时林,阮见,刘波,郭先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蒋三庚.旅游规划[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 [2]吴凯.旅游线路设计与优化中的运筹学问题[J].旅游科学,2004,18(1):41-44.
- [3]付晶,郑中霖,高峻.GIS技术在旅游线路设计中的应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3):92-97.
- [4]龚健雅.地理信息系统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 [5]党安荣,等.ArcGIS8 Desktop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 [6]窦长娥,刘仁义,刘南.基于ArcIMS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9).
- [7]周昕薇,宫辉力,赵文吉,等.北京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通报,2006,(5):53-56.
- [8]徐卓揆,等.基于WebGIS的动态专题地图发布技术研究[J].测绘科学,200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