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Land use change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Jiangxia District of Wuhan
徐磊,侯立春,陈昆仑,张志
摘要(Abstract):
基于武汉市江夏区1991年和2002年两期TM遥感数据,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定量分析其11年间土地利用的数量构成、动态变化及转移特征,并进一步探讨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通过对该区土地利用的主要流向分析后得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政策驱动是导致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三类主要因素。
关键词(KeyWords): 遥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武汉市江夏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上饶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Author): 徐磊,侯立春,陈昆仑,张志
DO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1.02.02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佑启,杨鹏.国际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地理,2001,21(1).
- [2]钟凯文,孙彩歌,解靓.基于GIS的广州市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与变化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11(1).
- [3]伍星,沈珍瑶,刘瑞民.长江上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4).
- [4]于开芹,等.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3).
- [5]王宏志,毋河海.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利用程度的垂直分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3).
- [6]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2).
- [7]何锦峰,等.基于3S技术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LUCC研究—以云南省元谋县为例[J].山地学报,2009,27(3).
- [8]朱会义,等.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3).
- [9]宋开山,等.1954年以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J].地理学报,2008,63(1).
- [10]胡光印,等.近30a玛曲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J].中国沙漠,2009,29(3).
- [11]高啸峰,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1).
- [12]蒙吉军,严汾.大城市边缘区LUCC驱动力的时空分异研究—以北京昌平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 [13]朱会义,何书金,张明.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地理研究,2001,20(6).
- [14]张新乐,张树文,李颖,等.近30年哈尔滨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J].资源科学,2007,29(5).
- [15]李秀彬.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