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

  • 我国测绘卫星的发展思路和应用展望

    孙承志;唐新明;翟亮;

    国家测绘局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已基本形成了卫星测图的科学生产工艺,对于更大程度上发挥卫星遥感应用潜力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适应遥感技术的发展,国家测绘局已经于2005年编制了《测绘部门十一五航天规划(草案)》,测绘卫星计划包括研制发射我国自主的测绘系列卫星和建立自主版权的测绘卫星综合应用服务体系。高分辨率测绘系列卫星包括:高分辨率光学立体测图卫星、干涉雷达卫星、激光测高卫星和重力卫星等。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和卫星制造技术的蓬勃发展,未来的卫星测绘应用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2009年02期 v.34;No.158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9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简讯

基础研究

  • 3D-GIS中方向关系定性推理规律研究

    刘新;李成名;刘文宝;

    GIS中的方向关系描述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的相对方位位置。方向关系的定性推理是研究方向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方向关系定性推理的规律性研究是研究方向关系的提升。本文提出了X-Y方向关系和Z方向关系,根据方向关系的定义,用代数法详细研究了X-Y方向关系的推理规律和Z方向关系的推理规律,3D方向关系的推理规律是X-Y方向关系的推理规律和Z方向关系的推理规律的复合。

    2009年02期 v.34;No.158 8-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本体的地理空间实体类型语义相似度计算模型的研究

    李红梅;翟亮;朱熀;

    地理空间实体类型语义相似度对于类型数据库综合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文以本体作为揭示实体深层次语义信息的方法论,提出了符合认知特性的地理空间实体类型语义相似度计算模型,并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语义相似度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2009年02期 v.34;No.158 12-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GPS星历精度对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

    李鹏;熊永良;黄育龙;楚亮;

    精密单点定位的实质就是利用精密星历和精密卫星钟改正来实现单机精密定位。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精密单点定位的原理及技术关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IGS目前提供的3种精密星历(IGF、IGR、IGU)的精度和时延性。根据实验数据进一步分析了3种精密星历对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通过精度分析,得出利用IGS的超快星历也可以达到厘米级定位精度,为全球厘米级单站RTK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09年02期 v.34;No.158 15-1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9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点分布-双蛇模型用于矢量边界更新

    韩敏;孙杨;

    在利用遥感影像更新GIS矢量数据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已知信息的有效利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点分布的双蛇模型用于GIS矢量数据更新,该模型利用已有遥感影像信息计算目标边界点的平均分布,以此为"镜面"建立初始矢量边界的"镜像",将两边界各自演化的结果取平均作为更新后的GIS矢量边界。该方法同时利用了GIS和遥感的历史数据作为先验知识,分别作为蛇模型的初始位置和区域约束信息,使遥感与GIS信息结合更加紧密。仿真实验表明,基于点分布的双蛇模型在GIS矢量边界更新的应用中,可以得到比以传统蛇模型更好的更新准确率和多边形相似度,并且接近手工方法的效果。

    2009年02期 v.34;No.158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IGS连续运行站的地壳非对称运动趋势研究

    杨强;党亚民;李建成;

    本文利用IGS全球分布的连续运行站研究了地壳运动趋势。首先利用线性拟合计算了各运行站的高程方向线性速度,然后利用求得的线性速度计算了不同纬度的闭合环纬线变化率。结果表明,地壳各点运动趋势既不均衡也不对称;南半球闭合环纬线变化率全部为正值,说明南半球纬线圈处于拉伸状态,反映南半球整体膨胀趋势;北半球变化率有正有负,说明北半球整体变化趋势不明显。通过分析得出地壳存在非对称运动趋势的结论。

    2009年02期 v.34;No.158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极大熵和小波的时间序列数据预测研究

    景康;张永战;连达军;闵凤阳;

    在极大熵准则的基础上,以苏州虎丘塔的历史形变观测数据为例,进行时序数据的预测分析。研究不同的样本数据选择原则对预测效果的影响。然后在一致的样本基础上,得到基于不同的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的时序数据预测曲线,并通过小波的去噪分析进行不同曲线之间优劣的比较。结果表明,在1985年到2000年期间,塔体的变形周期在不断的延长,但总体而言,塔体的变形是在不断的加剧。而基于极大熵参数估计法的AR(p)模型能对实际的观测曲线有很好模拟和预测效果,选择均匀步长的样本数据对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是很重要的。

    2009年02期 v.34;No.158 25-2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变点的时空异常模式研究

    李晶晶;李光强;赵地;肖昕;

    异常模式的探测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生产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对目前国内外时空异常模式方面的研究工作做了介绍。然后基于时空变点的概念给出了时空异常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对基于变点的时空异常模式进行探测。

    2009年02期 v.34;No.158 28-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EO和IGSO卫星的Sagnac效应的求解

    刘晓刚;吴晓平;刘雁雨;曹纪东;

    本文根据卫星共视法进行时间比对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Sagnac效应产生的原因。并分别以静止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为例,推导了卫星共视法时间比对中Sagnac效应在地心惯性系中的基本计算模型,给出了当地面站在赤道上和不在赤道上这两种情况下Sagnac效应的详细计算过程,得出了当地面站与卫星的经度相同以及当地面站与卫星在两极地区这两种情况下Sagnac效应的值为零的结论。这对于地面站之间的时间同步以及卫星导航定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2009年02期 v.34;No.15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MRF-SVM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目标区域划分方法

    明冬萍;骆剑承;沈占锋;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量大、细节丰富并呈现出一定的尺度依赖性,单一尺度遥感影像分割难以同时兼顾影像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这成为制约遥感信息自动化提取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对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特征的多尺度高分辨率遥感信息提取技术框架,并分析了其对于大尺度海量数据信息提取与目标识别工作具有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根据影像光谱或纹理等特征,提出采用GMRF-SVM方法在大尺度上进行分类的目标区域划分方法。从大尺度信息提取的角度来看,该方法综合了GMRF纹理分类和SVM少量样本模式识别的优势,便于先验知识的融合,无论从花费时间还是分类处理效果上,都远远优于直接采用GMRF进行分割所取得的效果,对于后面的信息提取和目标识别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

    2009年02期 v.34;No.158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相似距离和等高线树的等高线聚类及其应用

    赵东保;盛业华;

    通过形状匹配技术以获取等高线之间的相似程度,通过构建等高线树以获得等高线之间的邻近程度,然后将邻近的且形态相似的等高线实施聚类,实验结果表明聚类结果正确可靠。在获得聚类结果的基础上,还对等高线图进行了地形特征提取和数据压缩。

    2009年02期 v.34;No.158 38-3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Galileo/GPS组合观测值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

    杨霞;党亚民;成英燕;

    Galileo和GPS的多个频率可形成有良好特性的组合观测值,利用这些组合观测值可以直接解算载波相位模糊度。本文选用不同波长的Galileo/GPS多频组合观测值,按不同组合方式分步固定整周模糊度,并计算出每步模糊度解算的成功率。本文研究表明,选用合理的观测值组合方式,Galileo/GPS组合观测值模糊度解算方法能以较高的成功率固定组合观测值模糊度及基本载波模糊度。

    2009年02期 v.34;No.158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以ICE-4G模型为地壳垂直运动基准的研究

    荣敏;孙付平;贾小林;周巍;

    假定冰期后地壳回弹模型沿垂直方向的运动定义为相对于地球质心的运动,则利用空间测量技术建立的ITRF2005速度场与冰后地壳回弹的地球物理模型ICE-4G速度场之间存在系统差.则本文对它们之间的系统差进行了求解,从而得出如果以地球物理模型ICE-4G为地壳垂直运动基准,则ITRF2005框架就相对于地心存在沿北纬13°,东经241°方向,每年约0.12mm的平移运动。

    2009年02期 v.34;No.158 43-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RTM数据的二轨D-InSAR监测城市地表沉降研究

    张长书;朱建军;胡俊;王兴旺;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用于监测大范围地表形变的新技术,具有精度高、监测范围广等特点。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D-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实验成功获取了上海市中心城区相隔7个月的地面沉降结果,通过与常规方法获取的沉降图的对比,发现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而证明了利用D-InSAR技术监测城市地面沉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09年02期 v.34;No.158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机载SAR交向立体模式及定位方法研究

    范洪冬;黄国满;邓喀中;

    为了充分使用构架或受限飞行时获取的交向影像,本文对机载SAR交向立体模式及定位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要比较了三种利用SAR影像提取DEM的方法,分析了机载雷达立体测量的意义。其次,研究了SAR交向立体获取方式及所获取立体影像对的特点。最后,应用两种立体定位模型,即距离-多普勒模型和多项式正射校正模型,对陕西某地1m分辨率SAR影像对进行了实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定位精度。

    2009年02期 v.34;No.158 48-4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RInSAR和kalman滤波的监测地表三维形变的研究

    胡俊;丁晓利;朱建军;李志伟;张长书;王兴旺;

    CRInSAR技术克服了传统DInSAR的一些不足,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单一的CRInSAR技术只能监测LOS的一维形变。而kalman滤波采用状态空间的概念,可以用来估计平稳或非平稳的多维信号随机过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动态数据处理之中。因此本文以CRInSAR模型为基础,将不同时间跨度的干涉数据作为动态数据,构建相应的观测方程和状态方程,并以经典的kalman滤波估计角反射器的三维形变量和三维形变速度。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2009年02期 v.34;No.158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学形态学和相位编组SAR影像道路自动提取

    窦建方;陈鹰;

    由于SAR图像中固有的斑点噪声的强烈影响,某些对于光学图像有很好效果的边缘检测算子,但是对于SAR图像来说,效果很差,本文应用一种改进的基于图像统计信息的局部线特征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图像统计信息对图像进行局部特征检测,然后利用数学形态学去除内部空隙并细化得到道路段,将道路段进行相位编组,进而自动提取出道路。

    2009年02期 v.34;No.158 53-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遥感图像土地覆盖分类中多源特征数据选择研究

    张元;陈亮;王文种;王军战;

    多源特征数据可以提高遥感图像的分类精度,选择合适的特征数据十分重要。利用基尼指数对多尺度纹理信息、主成分变换前三分量、地形数据等特征进行选择,选出最佳特征子集。利用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分类法、最大似然法分别对全部特征数据和最佳特征子集结合多光谱数据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基尼指数可以有效地对多源特征数据进行选择,特征选择可以提高分类器效率,提高分类精度。

    2009年02期 v.34;No.158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GPS残差信号提取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徐锐;黄丁发;周乐韬;李成刚;

    作者使用零基线单差模型研究并讨论了GPS量测噪声的时相关特性,并得出了GPS观测噪声具有类似白噪声或一阶高斯马尔科夫噪声的特殊性质。利用观测噪声所具备的这种特殊性质,作者首先尝试了从时间域的角度分离和提取了残差序列中的多路径信号特性,成功验证了多路径信号在连续两个恒星日内会有所重复的结论。作者提出了一种使用时相关分析法检测观测序列中周期信号(如冰期反弹、固体潮、极潮等)的设想并就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针对观测噪声的这种特殊性质,探讨了结合使用小波分析法提取GPS沉降监测信号的可行性。

    2009年02期 v.34;No.158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平方根推广卡尔曼滤波的星载GPS定轨

    秦显平;吴显兵;

    本文探讨了利用星载GPS数据实现平方根推广卡尔曼滤波(SR-EKF)定轨的方法,采用SR-EKF对两颗GRACE卫星进行了定轨试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Bernese5.0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分析表明:采用SR-EKF方法进行GRACE卫星定轨可以得到优于10cm的定轨精度;经验力参数可以平衡几何观测信息和动力模型信息,但增大了观测异常对定轨结果的影响;对位置和速度进行噪声补偿可以减弱观测异常对定轨结果的影响,但有可能使轨道出现系统性偏差。

    2009年02期 v.34;No.158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一种Kalman滤波系统误差及其协方差矩阵的半参数估计方法

    曹轶之;隋立芬;范澎湃;

    提出用半参数估计理论来解决系统误差对Kalman滤波解的影响问题。即用半参数模型中的非参数分量表达观测模型和动力学模型中未知的系统误差,在移动的窗口内,基于观测残差和状态向量预测残差拟合模型系统误差,进而修正相应的观测向量和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矩阵,以消除系统误差对滤波的影响。同时这种方法还有明显的优点,就是在滤波过程中不需要对系统误差做任何假设。文中推导了基于正则核估计来解算导航系统半参数模型的相应公式,并根据一个模拟的算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2009年02期 v.34;No.158 64-6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混合星座的精度因子与定位性能分析

    蔡成林;李孝辉;吴海涛;

    通过对静地同步卫星(GEO)、倾斜轨道同步卫星(IGSO)/GEO结合和MEO/GEO结合等星座的精度因子(DOP)计算和分析,初步探索了利用混合星座解决无高程辅助的纯GEO星座不能垂向定位和水平定位精度欠佳的问题。同时,结合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提出利用IGSO/GEO混合星座作为区域定位星座向全球定位星座过渡的观点。

    2009年02期 v.34;No.158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双相机的动态测量技术研究

    冯其强;李广云;黄桂平;

    针对振动条件下工件变形检测问题,介绍了一种利用固定基线双相机进行动态测量的方法,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10参数相机畸变模型补偿系统误差,其精度优于0.03像素。采用人工标志点作为测量点,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像点坐标,并利用核线约束条件实现其自动匹配。通过空间前方交会计算测量点坐标,静态下重复测量精度优于0.06mm。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满足工业制造中的工件变形动态测量要求。

    2009年02期 v.34;No.158 70-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两步解法用于求解线阵CCD影像外方位元素

    龚辉;姜挺;江刚武;杨靖宇;纪松;

    在线阵CCD影像外方位元素的求解过程中,外方位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导致法方程病态,最小二乘估计值误差较大。本文在分析以往解决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两步解法求解线阵CCD影像的外方位元素。该算法的实质是选择一个比单位矩阵更合适的正则化矩阵。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克服线阵CCD影像外方位元素间的相关性,定位精度较高,定向点精度在1个像素内,检查点精度在1.5个像素内。

    2009年02期 v.34;No.158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西藏过布错湖泊演化的遥感分析

    刘雪梅;黄丁发;

    高原湖泊的演化研究是全球环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藏过布错湖泊为研究对象,利用RS、GIS技术,以TM图像为遥感信息源,根据遥感图像上过布错湖泊演化过程中所留下的相关沉积物的影像特征,反演古湖泊在四个不同时期的水域范围,并进一步分析了演化原因以及相应解决对策。研究表明,从更新世晚期至今,湖泊面积缩小了258.2km2。水位下降了76m,其中,在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湖泊萎缩速度最快,其间分离出了一些小湖泊,此后湖泊退缩较慢。

    2009年02期 v.34;No.158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发射车快速精确定位定向技术的研究

    白云超;张晓明;吕妍红;李魁;赵荣;

    目前发射车的定位定向普遍采用GPS、惯导及寻北仪等测量方法或后方交汇解算方法。测量法易受干扰、精度低而且寻北时间长;而解算法没有研究经纬仪存在姿态倾角时测量点三维坐标及载体姿态角的求解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导弹发射车快速精确定位定向的方法:首先利用捷联安装在车体上的光电探测器,分别探测地面上三个坐标位置已知的靶标,得到三组方位角和俯仰角,并结合车载导航设备给出的发射车概略坐标、姿态角信息解算出发射车更精确的坐标、姿态角。通过实验研究论证,表明此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能够有效缩短发射车准备时间、提高导弹发射的反应速度。

    2009年02期 v.34;No.158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航向测量仪在车载三维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曲文乾;叶泽田;王雷斌;胡晓乐;侯明辉;

    航向测量仪(Vector Sensor)的作用就是为车载惯导系统初始化提供所必须的航向角;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特性,用航向测量仪获取在各种条件下的航向角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在精度、稳定性以及解算时间等性能上的对比分析,得到该仪器的最佳工作状态,进而获取该状态下的航向数据;通过实际的实验测试,此状态下的数据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都能满足惯导系统的需求。

    2009年02期 v.34;No.158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交通图出版前的数据质量控制研究

    唐丹玉;李成名;

    数据质量控制一直以来都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GIS在地图出版领域的应用,地图出版前的数据质量控制也成为了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交通图编制的基本要求以及编制规范,通过GIS数据和交通图出图数据的比较,总结了在交通图出版前有可能存在的数据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2009年02期 v.34;No.158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草方格沙障内蚀积形态监测

    丁连刚;严平;杜建会;马玉凤;周进省;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空间信息测量技术。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引入治沙工程领域,通过实验对草方格沙障内的蚀积微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定草方格沙障内蚀积变化状态,认为草方格沙障内的蚀积状态,蚀积深度以及由堆积转化为侵蚀的位置等由于坡度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而证明了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微地貌形态变化过程的可行性。同时认为该技术在沙丘移动监测、机械沙障合理设计及防沙治沙效益评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技术本身和应用方面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009年02期 v.34;No.158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长江上游小流域土壤侵蚀动态模拟与分析

    潘竟虎;冯兆东;魏宏庆;

    以长江上游甘肃省尚沟流域为研究区,在遥感影像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撑下,根据USLE因子算法生成各因子栅格图,借助地图代数运算,估算了尚沟流域1998年和2004年的土壤侵蚀量,并对2004年土壤侵蚀与其环境背景因子进行叠加和空间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与GIS软件平台集成的地理元胞自动机,模拟了该流域2004年、2010年和2020年土壤侵蚀空间演化情形。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侵蚀量从1998年的6598.1t/km2下降到2004年的5923.3t/km2,侵蚀面积净减少172.3hm2,输沙量减少9.15×104t;1300~1400m的海拔高程带、25~35°坡度带、南坡和旱耕地是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经模拟,2010年总侵蚀面积为93.49km2,侵蚀总量73.15×104t,侵蚀模数为5126t/km2,土壤侵蚀状况总体上将有所减缓。

    2009年02期 v.34;No.158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Voronoi图的人口普查区的划分技术研究

    冯亮;刘德钦;马维军;

    人口普查区的划分是进行人口普查的先期工作。本文探讨了利用Voronoi图的良好空间拓扑属性进行人口普查区划分的方法。文章从多边形数据出发,利用间接法实现Voronoi图的生成,然后根据普查区划分的人口阀值,通过相邻Voronoi图之间的操作,最终实现人口普查区的划分。可为人口普查提供有效的服务,并间接地为人口空间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表现形式。

    2009年02期 v.34;No.158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多Agent的应急信息可视化研究

    王强;郭建忠;

    分析了应急信息可视化过程中引入多Agent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多Agent理论和研究现状,在分析当前应急信息可视化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应急信息可视化框架结构,着重阐述了角色控制Agent、可视化Agent、交互Agent和系统管理Agent的内部结构、工作流程和通信方式,最后给出了实验原型介绍和结论。

    2009年02期 v.34;No.158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巡查系统研究

    圣荣;刘友兆;王庆;李传君;

    针对传统土地资源调查周期长、精度低、现势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巡查方法,并利用组件式GIS开发技术、空间数据拓扑分析技术、多源数据集成技术、软件系统集成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发完成了土地利用巡查系统,并在东南大学和天津市北辰区进行了试验,基本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土地利用巡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土地资源巡查过程中的问题。

    2009年02期 v.34;No.158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IKONOS影像的最佳融合技术研究

    宋刚贤;潘剑君;朱文娟;

    在研究遥感数字影像融合算法和原理的基础上,选择高空间分辨率的IKONOS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能够以全波段融合的主成分变换、乘积变换、Gram-schmidt变换和小波变换四种融合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融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Gram-schmidt变换法融合的IKONOS影像光谱质量最好,同时也较高程度地保持了高几何分辨率的空间信息,是权衡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综合效应最佳的一种方法。

    2009年02期 v.34;No.158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GIS产品质量的熵权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赵泉华;宋伟东;

    传统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中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通常通过专家经验法进行,该方法受专家主观因素影像较大,容易造成评价结果出现偏差。本文提出在权重的确定过程中除参考专家的主观权重外,引入熵权概念,将主观权重和熵权客观权重相结合,作为GIS产品质量评价因素的权重。本文以对DOM产品的质量评价为例,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客观熵权值和专家主观权重相结合所确定的因子权重很好的将主观与客观因素结合起来,且评价结果客观、合理。

    2009年02期 v.34;No.158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GNSS地面测试环境中关于影响站址选择因素的考虑

    王晖辉;战兴群;翟传润;

    卫星导航产品在投入正式运行之前需要在地面上对其进行测试和校准,因此需要在地面建立模拟天上GPS卫星星座的测试环境,并通过修建伪卫星发射塔来发射类GPS卫星信号。测试环境中关于伪卫星发射塔站址选择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硬件建设环节,它直接影响了系统的运行性能,本文通过对五个影响站址选择的因素进行论述,详细地说明了它们各自的影响特征,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2009年02期 v.34;No.158 112-11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一种自适应快速曝光控制方法

    王雷斌;张爱武;叶泽田;侯明辉;曲文乾;

    针对在快速运动中连续高速地获取高质量的图像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圈优先的自动曝光控制方法。通过对初始图像的评估,确定当前景物亮度下最佳光圈大小,进而获得此光圈下不同景物亮度的曝光时间,由此建立景物亮度与曝光时间的关系模型。在实际运用中根据关系模型,通过跟踪当前景物亮度动态调整曝光时间以达到获取最佳曝光量的目的。该方法具有实时、快速、成像质量高和控制精确可靠的特点,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

    2009年02期 v.34;No.158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Radon变换的星载SAR图像窄V尾迹检测

    张晓燕;尤红建;付琨;

    在Radon变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Radon变换域附加检测规则对星载SAR图像中窄V尾迹进行检测的方法。附加的规则由去除短线规则和去除孤立点规则组成,将该方法应用于星载SAR图像中不同表现形式下的窄V尾迹,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

    2009年02期 v.34;No.158 117-11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搜索圆法的等值线追踪技术

    常会;柴华彬;邹友峰;

    等值线追踪是绘制等值线图的关键,好的追踪算法可使图形更精确,同时节省大量时间。本文在传统追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追踪等值线的方法——搜索圆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追踪步骤。该方法可实现快速分块扫描,大大提高追踪效率,可靠性好。

    2009年02期 v.34;No.158 119-12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改进的恒星相机在轨检校方法

    谢俊峰;龚健雅;江万寿;

    目前利用星对角距进行恒星相机在轨检校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不考虑镜头畸变,只检校相机内方位元素;另一种考虑畸变的影响,先检校相机内方位元素,再用多项式来拟合畸变。本文在利用镜头畸变规律的基础上,将畸变与相机内方位元素一并检校。实验表明,该方法比其他两种方法能更有效的提高相机检校精度。

    2009年02期 v.34;No.158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地图积分与空间嵌套关系的单库多比例尺半结构空间数据库模型研究

    杨骏;李永树;蔡国林;

    多比例尺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科学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地理域的认知模式,以单一大比例尺空间数据为基础,实现多比例尺空间数据库的变焦显示;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图积分与空间嵌套关系的单库多比例尺半结构化空间数据库模型,该模型针对半结构化空间数据的"嵌套"特征,运用非第一范式嵌套关系数据库实现对单一大比例尺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在此基础上,采用地图积分的递归运算选取不同的比例尺门限,构建不同的"嵌套关系"。实验表明,该模型简明有效,自适应性强。本研究为地图积分学与半结构化空间数据的综合运用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2009年02期 v.34;No.158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DEM粗差定位

    杨晓云;梁鑫;岑敏仪;顾利亚;

    规则格网DEM数据结构简单,易于存储,因而针对于它设计的粗差探测算法成果丰富,较为常用的有基于坡度信息算法以及基于参数统计方法。本文在现有算法的基础上,将主成分分析法应用到DEM粗差定位中,充分考虑DEM数据空间相关的特性,使粗差检测更为准确可靠。本文采用实测的ZX铁路线DEM数据对该算法进行检验,从试验结果可以得知,新算法不仅适用于生产者,也可面向最终用户。

    2009年02期 v.34;No.158 128-12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面向对象的高光谱影像目标识别方法

    尹作霞;杜培军;陈云浩;谭琨;

    将面向对象影像分析和决策树方法综合应用于高光谱遥感影像的目标提取,在分析待提取地物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其特性知识,构建分类规则,设计和实现决策树以完成目标识别。该方法充分应用分割所得到的均质对象的位置、形状、纹理等特征实现了决策规则提取和决策树构建,在应用OMIS和PHI影像进行目标识别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9年02期 v.34;No.158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GML数据整体索引方法研究

    张海涛;闾国年;张书亮;杜国庆;

    根据GML语义空间查询的需要,本文在分析GML索引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以GML地理要素为基本索引单元、联合地理要素扩展区域编码与空间几何属性构成语义空间闭包,基于传统的空间索引技术构建GML数据整体索引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对比了GML整体索引与单独索引在语义空间查询中的效率。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整体索引方法优于单独索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2009年02期 v.34;No.158 133-13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混合式全球网格划分方法及编码研究

    韩阳;万刚;曹雪峰;

    根据基于多面体剖分的球面网格划分方案和基于地理坐标的等间隔网格划分方案的优缺点及地图投影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混合式全球网格划分方法。这种划分方法将全球分成了六个面片,每个面片的每一边都是90°,其中四个面片处于南北纬45°之间,以等距离圆柱投影为基础,采用矩形网格覆盖;两个面片处于高纬地区,以极地正方形变换为基础,采用不规则四边形网格覆盖。详细地阐述了网格的编码策略及存储方式,并给出了网格编码与地理坐标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

    2009年02期 v.34;No.158 136-138+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MMGC三线阵影像多视匹配模型的DSM自动提取

    纪松;范大昭;张永生;董广军;初艳锋;

    提出了适用于三线阵数字影像多视匹配的AMMGC模型,该模型综合利用多张线阵影像,减少信息盲区,提高匹配成功率,较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双像匹配模型的不足。AMMGC模型通过金字塔影像传递匹配初值,利用匹配检查策略检验匹配结果,非常适用于特征点与格网点匹配。运用ADS40三线阵数字影像对AMMGC匹配模型进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从影像上获取大量同名像点,生成密集DSM,在DSM自动采集方面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2009年02期 v.34;No.158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压缩方法

    黄承亮;吴侃;向娟;

    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的点云数据,其数据量比较大,通过分析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两个数据压缩方法,分别为区域重心数据压缩法和基于三维TIN数据的共顶点数据压缩法,介绍了两种数据压缩方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并对区域重心数据压缩法进行实例分析,得出了压缩结果。

    2009年02期 v.34;No.158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racle Spatial道路线状要素增量信息更新方法研究

    张求喜;胡克新;王振兴;

    本文通过分析地籍时空数据模型,初步得出线状时空数据模型及其相应事件,根据操作线状空间数据动作,分别建立了空间事件和属性事件,根据这两种事件操作的特性把要素单元分为了空间单元和属性单元,再根据要素的时间维,把空间单元和属性单元分别存储到历史表和现势表中。最后本文应用Oracle Spatial对该要素时空数据模型进行了组织和设计,并给出相应的查询时空数据的SQL语句。

    2009年02期 v.34;No.158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VG的多边形叠置分析算法初探

    韩海丰;杨永国;冯金锐;

    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即可升级矢量图形,是一种基于XML的矢量图形描述规范。由于SVG的很多特性非常符合WebGIS的特点,所以现在基于SVG的GIS网站很多。然而,由于SVG文件本身并不保存拓扑关系,其空间分析功能的实现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文介绍一种基于SVG的叠置分析算法的实现方法,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简单数据结构叠置分析的算法。

    2009年02期 v.34;No.158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动态测量技术精度检测系统设计

    何峰;郑勇;党力明;纪文亮;

    随着动态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其精度鉴定的需求也愈发迫切。目前,对于动态测量技术的检测仍旧存在很多技术瓶颈,甚至对于一些中、高动态测量设备还无法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平台和光电传感器的动态检测原理、设计方案和检测流程,完成了原理样机的研制,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测试和验证。实验表明,对于0.88cm/s-3.54cm/s的低动态的全站仪动态跟踪测量,该系统可以实现0.4-0.6mm精度的检测,对于0.98cm/s-6.28m/s的中、低动态的GPS动态测量则能够实现3-10mm的检测精度。

    2009年02期 v.34;No.158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空间插值彩色扫描地形图等高线的自动矢量化

    韩学锋;林广发;陈友飞;

    本文主要描述了一种基于彩色扫描地形图等高线的自动提取以及自动矢量化的方法,提出了通过空间插值解决等高线不连通问题的新方法。首先利用图像分割方法分色提取出栅格等高线,自动矢量化等高线(CLs1),然后对这些不连续的等高线赋值,结合其他地形要素(高程点、山脊线、山谷线等)创建DEM,从DEM中提取等高线(CLs2),最后利用提取出的等高线(CLs2)修正从地形图中自动矢量化得到的等高线(CLs1),得到连通的矢量化等高线。通过实验证明此方法是有效的,提高了等高线自动化程度。

    2009年02期 v.34;No.158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SP.NET与SVG的WebGIS实现技术研究

    韩双旺;鲍丽红;李德录;崔兆顺;

    随着WebGIS的快速发展,在WebGIS中以矢量的方式快速传输、浏览电子地图,是当前GIS研究的一个热点。ASP.NET具有强大的Web开发功能。SVG是一种基于XML的用来描述二维矢量图形和矢量/栅格混合图形的标记语言,本质上是XML在网络上表达图形图像的一种扩展应用程序。利用ASP.NET强大的Web应用开发功能与SVG矢量传输与显示功能,可构建功能较为强大、性能较为优化、数据较为安全和开发成本较为低廉的WebGIS。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SP.NET与SVG技术的WebGIS平台解决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2009年02期 v.34;No.158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3S技术的野生动物生境评价与保护研究——以高黎贡山羚牛为例

    李石华;王金亮;

    在3S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技术支持下,应用羚牛行为生态学研究成果,在研究羚牛生境分布与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分析,开展高黎贡山北段羚牛生境适宜性评价与保护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羚牛生存的生境面积有限,并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为有效保护高黎贡山羚牛,有必要加强羚牛现有生境保护,尤其是最适宜生境的保护;消除羚牛生境阻隔因素,增强生境连通性。

    2009年02期 v.34;No.158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7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历史建筑物立体图的数字测图技术

    程效军;李巧丽;唐剑波;

    历史建筑物的立体图是其重要技术资料,本文探讨基于无协作目标电子全站仪采集建筑物的三维数据,通过制定相应的编码规则,结合AUTOLISP开发工具编制程序,在AUTOCAD平台上自动绘制建筑物的立体图,进而得到建筑物的三维立体图和其他建筑图件,实现建筑物三维立体图的数字测绘,为保护历史建筑提供基础信息。

    2009年02期 v.34;No.158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一种高精度GPS基线网平差及软件研制

    黄观文;张勤;丁晓光;刘忠;

    针对高精度GPS基线向量网平差所涉及的理论技术问题,系统地论述了GPS基线向量网平差的流程,着重研究讨论了基线协方差、抗差估计、系统参数、基准模型等在GPS基线网平差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基于上述理论方法所编的高精度GPS基线向量网平差软件HPGPSADJ1.0,通过解算实例,与精密水准结果相比较,分析讨论软件解算精度。

    2009年02期 v.34;No.158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嵌入式环境下跨平台地图显示技术

    陈建斌;朱宝山;姬渊;韩文娟;

    现有的移动GIS产品大部分是基于WindowsCE平台用EVC开发的,移植性较差。在多操作系统共存的现实情况下,仅仅开发单一平台的产品无法满足应用的需要,可跨平台GIS提供了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Super-Waba是一个可跨平台的类Java虚拟机,本文提出了基于SuperWaba实现跨平台GIS的流程,并据此开发了嵌入式环境下地图显示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该系统利用PDB(Pilot Database)管理分块地图数据,应用分块数据增量加载策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图显示速度。实验表明,基于SuperWaba的移动GIS能够灵活地跨平台移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09年02期 v.34;No.158 170-1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Voronoi图的空间事务数据库构建方法研究

    李光强;邓敏;

    将空间数据库转换成空间事务数据库是空间关联规则挖掘过程的关键步骤。本文首先讨论了空间事务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提出了利用Voronoi图作为辅助工具将连续空间分割成若干个空间事务域,进而构建空间事务数据库,并给出了基于Voronoi图构建空间事务数据库的算法。最后,通过一个实际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09年02期 v.34;No.158 172-174+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栅格目录的历史数字栅格图建库

    李黎;李其创;

    栅格目录具有保持单幅栅格数据参考坐标系独立性、无缝管理数据、独立存储等特点。这些特性正好符合历史地图信息化的需要,也有利于实现统一管理和与现势地理信息的集成。历史数字栅格数据建库工作是在完成了数字化扫描、坐标配赋以及元数据采集等准备工作,利用自主研制的软件进行的。

    2009年02期 v.34;No.158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GML空间数据在Oracle中的存储研究

    兰小机;张建峰;邓华梅;

    随着GML规范的不断完善及GIS软件供应商的广泛支持,GML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空间数据编码、传输、存储、发布的国际标准,越来越多的空间数据开始以GML格式存储。如何有效地存储管理GML空间数据,已经成为GIS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利用Oracle数据库对GML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对其存储和查询进行分析比较。利用Oracle数据库存储GML空间数据的研究,将有利于推动GIS之间的数据共享及WebGIS的发展。

    2009年02期 v.34;No.158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机载SAR影像主动定位的数学模型研究

    岳昔娟;黄国满;赵争;

    本文基于差分GPS(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D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数据,在无控制点的情况下,导出了一种进行机载SAR影像主动定位的数学模型。此模型包括DGPS/INS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天线动态偏心改正、雷达天线相位中心插值和距离-多普勒(Range-Doppler,R-D)模型及解算。根据距离-多普勒(Range-Doppler,R-D)模型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获得机载SAR影像上每点所对应的地理坐标,重采样生成正射影像图。本文通过成都测区1m分辨率的机载SAR影像主动定位试验,验证了此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主要系统误差源及系统误差的改正方法。

    2009年02期 v.34;No.158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技术创新

  • 非量测数码相机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辅助分步像主距与像主点的简单测定

    李艺;林宗坚;李佶;王伟;

    近年来,非量测的中、高端普通数码相机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航空、近景等摄影测量领域[3]。影响摄影测量成果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相机的技术参数,因此相机技术参数的检校是保证成果质量能否满足精度要求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着重讲述了在以单像空间后方交会为基础的相机检校中,受制于实践环境,当控制场各控制点的几何分布通常被布置离一个平面不大的范围内,则会使未知数的解极不稳定,甚至有不定解得可能。为防止出现错解以及不定解,先通过试验场检校给出像主距f和像主点(x0,y0)初始值,从而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文中给出了方法、原理及实践数据、结果。

    2009年02期 v.34;No.158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应用研究

  • 一种用于PDA的遥感影像数据模型及其显示算法研究

    王涛;邓雪清;戴晨光;张永生;

    本文针对以PDA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瓦片金字塔和线性四叉树索引相结合的遥感影像数据模型,文中详细给出了模型的相关数据结构,并利用视点相关实时简化算法来显示影像数据。实验表明该模型和显示算法可在资源有限的PDA上实现大数据量遥感影像的实时显示。

    2009年02期 v.34;No.158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双向缓冲区算法及其在海图线状要素综合中的应用研究

    高王军;彭认灿;陈轶;郭立新;刘国辉;

    本文分析了海图线状要素自动制图综合的现状以及现有常用的几种自动制图综合的算法,介绍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概念并给出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定义,研究并证明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特性。分析了利用双向缓冲区算法综合海图线状要素的原理,并比较了双向缓冲区算法与现有算法在综合海图线状要素上的优越性。给出了几种确定缓冲区半径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由这几种方法确定缓冲区半径的可行性。

    2009年02期 v.34;No.158 18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MATLAB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

    卢辉;刘长星;

    测量工作中为了得到测区内所有GPS点的正常高,必须由一些已知点及其高程异常进行拟合以求取未知点的高程异常。通过对GPS高程拟合模型的介绍,并引入MATLAB解决GPS高程拟合问题,找到了一种较好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从而使GPS高程拟合问题变的简单易行。

    2009年02期 v.34;No.158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RTK系统、全站仪及CASS软件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吴东亮;尚颖娟;谷达华;钟德章;

    在地形测绘中,单独的全站仪或RTK系统都无法在工作效率和作业精度上同时满足需要。根据实践,本文介绍了RTK系统、全站仪原理及两者的联合应用,并着重叙述了CASS软件制图的细节,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009年02期 v.34;No.158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9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IDL的三维地质剖面编绘系统的研制

    杨朝辉;

    以钻孔资料为源数据,利用IDL语言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图形显示功能,使用多层地层分界表面模型法构造地层三维模型,并在三维场景中人机交互选择切割线,从而实现三维地质剖面的自动编绘。最后将系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验证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2009年02期 v.34;No.158 197-19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虚拟现实技术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陈国栋;余轮;

    天气预报节目是服务行业最广,人数最多的节目之一。但目前的天气预报节目形式单一,数据图表、词汇枯燥呆板,专业术语过多。本文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天气预报节目中,把枯燥的数据转化成逼真的场景。天气预报的三维场景生成与实时显示是构成天气预报该系统的重要部分,包括几何形体建模、纹理映射以及视觉效果处理等内容。系统利用MultiGenCreator进行建模和系统设计,基于Vega仿真软件环境开发了天气预报中的各种复杂场景特效;利用VisualC++实现了视景仿真程序。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较好地满足了视景仿真实时性和逼真度的要求。

    2009年02期 v.34;No.158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GIS与烟草施肥模型耦合的应用研究

    陈伟强;刘国顺;华一新;王文亮;

    GIS具有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能力,有助于实现烟草的现代精准施肥技术。本文建立了烟草施肥模型,探讨了GIS与烟草施肥模型耦合的优势,研究了它们之间耦合的3种方法。提出了GIS与烟草施肥模型的耦合框架,基于Mapobjects和VB.net技术实现了GIS与烟草施肥模型耦合,这对烟草的精确施肥意义重大。

    2009年02期 v.34;No.158 20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分布式空间结构化查询语言DGSQL

    陈占龙;吴信才;谢忠;吴亮;

    结合mapgis7.0的空间数据模型,本文提出了分布式空间结构化查询语言(DGSQL),设计了DGSQL的查询解释器,给出了分布式空间结构化查询语言分解为空间数据节点的GSQL的方法,建立了全局空间查询语句到局部查询语句的映射模型,从而支持空间数据的分布式查询,实现了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空间数据的关系运算(相等、并、交、差等)、合成运算(几何长度、缓冲区、相交区域等)等各种空间运算。

    2009年02期 v.34;No.158 204-206+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移动目标监控系统在西部测图中的开发应用

    张福浩;仇阿根;刘纪平;

    西部测图项目是国家重点项目,该项目测绘的区域自然条件复杂,属于无人居住区,对于参加该项目野外测绘的人员的安全,是一个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移动目标监控系统就是充分利用已有的卫星定位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车辆与人员的定位、指挥中心对车辆与人员的监控,确保车辆与人员的实时监控,提供安全保证,本文详细介绍了西部测图安全监控系统的原理、架构、技术路线和功能。

    2009年02期 v.34;No.158 207-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杨赤中滤波推估法的地形剖面分析的设计与实现

    夏元平;刘波;陈天伟;吴友平;阮见;

    应用杨赤中滤波推估法,将地形碎部点高程观测值经插值转换为格网DEM数据,并利用VB和MapInfo来实现其立体等高线的绘制功能。在此基础上,阐述其地形剖面分析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最后通过实验比较,验证了基于杨赤中滤波推估法的地形剖面分析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009年02期 v.34;No.158 210-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城市小区地理信息集成与综合管理

    祝云;杨永国;韩海丰;

    本文提出了对城市小区各种地理信息进行集成与综合管理的结构框架,通过对小区地理信息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系统组织结构以及系统功能设计。最后,以中石化储运公司某管理处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实现了小区二维、三维以及非空间地理信息的统一集成管理。

    2009年02期 v.34;No.158 212-213+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jax的WebGIS研究与应用

    兰小机;段保霞;彭建伟;

    介绍了Ajax的基本原理和传统WebGIS的弊端。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服务器负载过重导致了WebGIS服务性能的大大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Ajax和WebGIS结合的新的Web体系框架。在该框架中,业务逻辑功能得到了有效的迁移,事实证明此框架有效地降低了服务器的负载,提高了客户端处理器的使用率,并具备了Ajax的优良特性。基于Ajax技术的WebGIS可能成为未来WebGIS发展的主流方向。

    2009年02期 v.34;No.158 214-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IS的岳阳县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李云亮;谈俊忠;

    本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了岳阳县1993年~2002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9年间岳阳县农用地、水域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林地呈增加趋势,其中农用地的减少和林地的增加十分显著;主要转移方向包括农用地向建设用地、林地转移,水域向林地转移等;各类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旅游业的繁荣以及人类生态意识的提高是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2009年02期 v.34;No.158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空间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

    廖晓玉;佟志军;杨令宾;付炜;

    针对水资源数据具有复杂、数据量大、多源异构等特点,论文提出了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空间数据仓库的总体设计方案,在数据集成、数据清洗、数据简化与数据转换等预处理操作的基础上,构建了多维数据模型,并实现了基于空间OLAP的多维数据分析,为水资源决策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2009年02期 v.34;No.158 219-22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地址校验

    贺重媛;张雪虎;周廷刚;丁林芳;魏然;

    本文针对空间地址校验问题,构建地理本体模型,并在模型基础上设计空间计算的相关算法,进行空间地址校验和推理。在原型系统中,以Prot啨g啨为平台,使用OWL构建本体模型,SWRL描述推理规则,通过JESS推理引擎,形成新的知识,实现了POI的空间地址校验,对地理本体的研究进行了探索。

    2009年02期 v.34;No.158 222-223+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IS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广州市MG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例

    胡国超;熊远远;杨武年;

    以广州市MG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例,结合实际物流操作流程,介绍了GIS在物流方面的具体应用。该系统提供了详细的电子地图,实现了对物流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同时可以对物流信息进行空间统计分析。从而优化了资源配置,能够有效地进行管理和决策分析,实现高效、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使物流变得实时并且成本最优。

    2009年02期 v.34;No.158 224-22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1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DA的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何丹;常原飞;张迎;乔彦友;

    在分析林业有害生物野外调查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DA林业有害生物调查记录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了系统的各个主要功能模块,解决了PDA在空间数据组织与调用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并从底层完成了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嵌入式GIS和GPS在PDA设备上的集成。该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林业有害生物调查记录模式,可显著提高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工作的效率。

    2009年02期 v.34;No.158 226-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多源空间信息集成技术在铁路用地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高松峰;马维峰;陈旭;申焕;薛重生;

    铁路信息化和数据标准化对铁路用地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源空间信息集成技术是集成各种铁路空间数据、实现铁路用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本文根据铁路用地空间数据的来源和组成,针对数据的多源、多尺度、动态等特点,提出了基于元数据驱动的铁路用地空间数据集成技术框架,设计了三层分布式C/S铁路用地信息系统结构,所构建的"武汉铁路局铁路用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已取得理想的实际应用效果。

    2009年02期 v.34;No.158 229-230+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赣州市地理编码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兰小机;彭涛;王飞;

    城市管理部门需要利用地理编码技术把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联系起来。但是由于中国的地名、地址体系异常复杂等原因的存在,使得地理编码技术在中国还不成熟,不能满足城市对地理编码技术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赣州市的地址体系,详细阐述了地址标准化的设计方案,利用该方案实现了赣州市的地址标准化,方便的把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联系起来。

    2009年02期 v.34;No.158 231-23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空间关联规则挖掘在中国农业普查中的应用研究

    张彦丽;

    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是一个过程,主要包括数据选取、数据预处理、数据变换、数据挖掘算法实施以及模式解释与评估等。目前,相关研究的重点在于各种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实施,而对其他几个步骤的研究比较少,如多个字段的综合处理、连续数据的离散化等。同时,农业普查数据尤其是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涵盖了丰富的"三农"信息,像座宝藏,期待人们运用各种技术开发利用。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无疑是挖掘农业普查数据宝藏的最理想工具。本文将空间关联规则挖掘首次引入中国农业普查当中,以其在甘肃农业普查中的应用实例详细描述空间关联规则挖掘各步骤处理过程及各技术关键的处理方法,最后得出一些甘肃省各界最为感兴趣的知识,为甘肃省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2009年02期 v.34;No.158 233-236+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IS的区域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

    吴桂平;曾永年;邹滨;齐庆超;杨松;

    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是解决统计数据与自然要素数据融合分析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研究单元,对小尺度区域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进行了初步研究。文章根据2005年《永定区统计年鉴》所统计的人口数据,分析了永定区各乡镇平均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类型指数及地形指数(平均高程和平均坡度)之间的相关性。基于相关性分析,以GIS软件与SPSS统计软件为工具,运用多元回归的思想建立了人口数据空间化模型,同时生成了永定区250m×250m空间分辨率的栅格人口密度图。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精度较高,模拟过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为县域尺度人口空间分布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同时,研究结果为永定区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2009年02期 v.34;No.158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2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