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 固定GEO卫星为参考的BDS与GPS紧组合定位方法

    金俭俭;高成发;高旺;陈波;

    针对BDS二代系统与GPS没有重叠的频率,受其影响,差分系统间偏差DISB无法事先标定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固定BDS的GEO卫星为参考星的策略,详细推导了BDS与GPS短基线紧组合相对定位模型,分析了BDS-B1、BDS-B2与GPS-L1、GPS-L2频点的相同接收机与不同接收机间DISB值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即使是相同类型的接收机,BDS与GPS差分系统间偏差亦不为0。当BDS系统参考星固定为GEO卫星时,载波与伪距DISB值随时间变化稳定,可以事先进行标定。最后利用不同高度截止角对遮挡环境进行模拟,短基线实验结果表明,当卫星数目较少时,紧组合模型相较于传统的松组合,定位精度有20%以上的提升,并且使用改正DISB后的紧组合模型,能够显著缩短模糊度的初始化时间,从而提高在高遮挡环境下定位的性能以及可用性。

    2019年11期 v.44;No.257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北斗三号卫星的周跳探测与修复算法

    沈朋礼;成芳;肖厦;肖秋龙;卢晓春;

    在高精度GNSS应用中,载波相位观测值中出现周跳问题直接影响到整周模糊度的解算及最终定位精度,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代卫星密集发射的现状,该文提出一种联合采用码伪距与相位伪距组合、MW组合和电离层残差组合进行北斗三号卫星双频数据周跳探测和修复的算法。该算法可以发挥单个组合优势有效进行周跳探测且能避免各自的探测盲区,联合3种组合观测量进行周跳值求解时,计算方法简单,可以直接取整得到周跳值。通过对北斗三号卫星双频实测数据的处理分析,验证了该算法能够准确地探测出所有周跳,并能够有效修复。

    2019年11期 v.44;No.257 9-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定位性能提升的定量分析

    宋华松;万磊;谷玉宝;

    为了定量研究BDS-3卫星加入BDS系统后,对BDS系统定位性能的改善情况。该文在平均可见卫星数、平均PDOP值的基础上,构建出可见卫星数提升度D_(NSAT)、PDOP值改善度D_(PDOP)、定位精度提升度D_(spp)、最大截止卫星高度角扩展度DMA、系统可用性KS、区域精细度DD_(PDOP)等定位性能评价指标,对每颗BDS-3卫星加入后BDS系统的定位性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BDS-3不仅扩大了BDS-2的覆盖范围,还提升了BDS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在PDOP阈值为1.5、2.0、2.5时,亚太地区加入8颗BDS-3卫星后,相比BDS-2系统可用性增加了94.25%、49.72%、7.86%,DD_(PDOP)值改善了76.5%;在PDOP阈值为4.0、5.0、6.0时,全球范围加入8颗BDS-3卫星后,相比BDS-2可用性增加了12.98%、11.54%、16.38%,DD_(PDOP)值改善了58.0%。

    2019年11期 v.44;No.257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自适应阈值的基础矩阵估计算法

    吴宇豪;曹雪峰;安籽鹏;

    针对RANSAC算法在估计基础矩阵过程中需要人为设定阈值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的基础矩阵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引入ORSA算法,计算内点集以及基础矩阵,随后将得到的内点集与基础矩阵作为最小中值算法的初始值做进一步加权优化,在保证基础矩阵估计精度的前提下得到更好的内点集。其中,利用ORSA算法估计时通过计算误匹配警报数(NFA)值评判估计精度,舍去了RANSAC算法中人为设定阈值的步骤;利用最小中值算法加权优化的过程中采用最小化误差中值的方式,避免人为设定阈值。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在保证基础矩阵估计精度的同时,能够获得最佳的内点集,且具有一定的抗噪声能力。

    2019年11期 v.44;No.257 22-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稳健度量选权迭代的地理加权回归研究

    于志英;赵阳阳;张福浩;

    针对地理加权回归参数估计采用最小二乘方法,最小二乘估计易受离群值影响,导致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不稳健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稳健度量选权迭代的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核心思想是通过标准化残差构造权重函数,通过迭代加权降低离群值对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的影响。利用模拟数据与真实数据进行试验,分别与GWR、RGWR进行对比分析,以MSE、MAE为指标进行性能评价。模拟数据试验中,RMIWGWR模型比RGWR模型的MSE、MAE指标分别提升9.29%和8.34%;真实数据试验中,RMIWGWR模型比RGWR模型的MSE、MAE指标分别提升63.88%和38.45%。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改善粗差存在环境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精度,提升模型拟合效果。

    2019年11期 v.44;No.257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面向多维时空位置数据的动态加权聚类模型

    郭名静;边少锋;单潮龙;熊鑫;

    针对传统聚类算法在处理时空位置数据挖掘时面临的多维聚类问题,提出了动态加权聚类模型。该模型叠加利用经典k-均值和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通过计算最大轮廓系数确定合适的簇数目,按照划分初始簇类、识别和剔除噪声点、修正聚类簇中心点位置坐标3个步骤实现对大体量多维时空位置数据的聚类分析,提出了动态权重系数计算公式,优化了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中相似度函数,并在Python3.7环境下以网络签到数据集实例仿真验算了该模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单一的传统聚类算法,该模型能综合利用多维非位置属性对时空位置数据点聚类,更合理界定聚类簇的归属数据点,对提升时空位置数据集聚类簇中数据点的聚类效果明显。

    2019年11期 v.44;No.257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RNSS授时监测方法研究

    张大众;郑作亚;谷守周;秘金钟;马力;李杰;张涛;

    随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在授时方面的普及,对RNSS授时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数据质量的监测,该文通过对导航星历完备性、观测数据粗差剔除等常规手段进行监测,并首次引入测站接收机钟跳探测,保证数据的质量。针对授时结果的监测,通过设立阈值对授时结果进行监测,并针对授时结果阈值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相邻历元的授时结果监测法,通过数据监测与授时结果监测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授时监测体系,保证了授时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本文的监测体系,选取了多个iGMAS站进行了实验,对该监测体系进行了测试,验证了该监测体系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2019年11期 v.44;No.257 43-5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地理国情

  • 六盘山地区中学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分析

    张玉婷;孙建国;杜立钊;周亮;

    针对当前大范围集中特困地区的中学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研究较为欠缺的问题,该文以六盘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爬虫获得1 415所中学和1 157个居民点位置及相关属性,辅以道路和人口等数据,运用改进的潜能模型,测算分析中学教育资源的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六盘山地区中学空间可达性整体有待提高;城乡差异显著,多民族聚居区、部分县区交界地带存在大范围中学空间可达性偏低现象;交通发达、路网密集区域的中学空间可达性较高。本研究为贫困山区的教育资源空间优化方案的制订及教育扶贫提供一定的借鉴。

    2019年11期 v.44;No.257 52-5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7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Sentinel-1A数据及短基线集的昆明地面沉降分析

    麻源源;陈云波;左小清;麻卫峰;吴文豪;

    针对近年来昆明的城市建设、地下水抽取以及降雨量的变化对昆明地区的地面沉降造成巨大影响的问题,该文利用32景Sentinel-1ATOPS SAR影像基于短基线集技术获取2014-2017年昆明地表沉降信息,并结合城市建设资料、地质及水文资料以及气象资料对昆明沉降区的成因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地表沉降空间特征明显不均匀,西山区和官渡区多处出现沉降,沉降最严重的是位于昆明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地区。其沉降原因为地铁施工和大型建筑物和商业区建设造成土层变形引发地面沉降;地下水抽取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以及第四系土体固结诱发地面沉降;6—11月丰富的降雨量有效地补充昆明地下水,使昆明地面沉降伴随降雨量呈现明显的季节非线性沉降。

    2019年11期 v.44;No.257 59-6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岩溶区公路滑坡要素提取

    朱赞;甘淑;袁希平;周新瑞;苏文豪;杨敏;

    针对岩溶山区因其脆弱的工程地质条件使得区域内的公路沿线容易发生沉降、变形和滑坡等问题,该文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TLS)技术对云南九乡一个具有典型岩溶区地质环境的公路边坡进行扫描,对地面激光点云的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处理中的多站数据配准、点云滤波去噪、地面点云空洞修复以及基于点云数据的精细化建模等技术环节进行探讨;以位于该公路边坡上的一个滑坡为实验对象,着重对滑坡范围线、剖面线、滑坡坡度角和不稳定土方量等滑坡监测要素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这是将地面TLS技术应用于岩溶区公路滑坡监测单期数据处理路线的一次探索,为后期基于激光点云的滑坡监测中多期数据的整合、管理和分析等集成式处理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2019年11期 v.44;No.257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三大平原区县级地名演变研究

    王莹莹;王英杰;张桐艳;张生瑞;方雷;

    针对平原区县级地名密度演变、重心时空演变及语义演变特征问题,该文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利用GIS、核密度估计方法对其进行直观地展示与分析。结果表明:隋代至今,县级地名密度与地名重心均不同,平原区一直是地名密度较高的区域,地名重心呈现出先南移后北移的特征;县级地名的数量随时间变迁及政权更迭表现出波动变化,总体趋势是随时间推进数量逐渐增多,且地名密度基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名密度是全国均值的3倍以上;三大平原因山、水得名的县级地名数量均占总数的30%以上,因社会人文因素得名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东北平原县级地名形成时间比较集中,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则较为分散。

    2019年11期 v.44;No.257 74-80+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的高校生源分区研究

    刘付程;徐胜华;杨毅;卢霞;

    针对高校生源基地建设和招生宣传策略制订的问题,该文以淮海工学院近3年的省内生源数据为基础,运用核密度估计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其生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表达和热点识别,并据此开展生源分区。结果表明,连云港、徐州、宿迁及长江沿岸县市是淮海工学院生源的高密度分布区,淮安南部、扬州和泰州北部以及盐城市全境则为低密度分布区;生源密度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根据生源密度热点和冷点分布的统计显著性(p<0.05)可将全省划分为3类生源区,且各类生源区均有着各自的生源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基于生源核密度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可获得连续性较好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生源热点和冷点分布区,其结果可为生源分区提供坚实的数理统计基础。

    2019年11期 v.44;No.257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古代地图文化特色与成就探讨

    梁启章;齐清文;姜莉莉;梁迅;

    为了进一步认识中国古地图的文化价值及其对中华古文明的贡献,该文对照中华古文化划分的7个历史时期,解读了不同时期代表性古地图的文化特色与成就,初步发现"原始聚落图"与"狩猎路线图"记录了"夏商周"古文化雏形时期人类活动状态;"疆域图"与"墓穴图"表达了"春秋战国"文化奠基时期统治者关注重点;"驻军图""三维地形图"与"商业图"等,象征着"秦汉"中央集权文化时期频繁战事需求;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细腻文化时期,土地管理精准化开创了古地图科学,并完成了"地形方长图"等科学古地图;域外地图(西域与亚洲)与疆域政区图,标志着"隋唐"鼎盛时期中外文化交往成就,以及强化领土与政区管理需求;基于"制图七法"守令图,以及石刻图、印刷图的出现,标志了"宋元"灿烂文化时期古地图创新成就;享誉世界古代航海图、海防图,以及经纬度世界地图与内府舆图等,标志着"明清"多元文化推动的中国古地图走向近代地图之进步。总之,中国古地图属于古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则相互促进相互印证。

    2019年11期 v.44;No.257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8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地面高光谱和PROSAIL模型的冬小麦叶绿素反演

    于汧卉;杨贵军;王崇倡;

    针对现有研究在反演叶绿素含量不足的问题,该文基于地面高光谱和实测农学数据,采用PROSAIL模型和连续小波变换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反演冬小麦叶绿素。先通过PROSAIL模型模拟作物光谱,再对模拟光谱进行连续小波变换,筛选出敏感波段和尺度并应用于4组实测数据,最后利用小波系数和实测叶绿素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小波系数构建反演模型的精度相比于植被指数反演有所提高,在基于小波系数反演叶绿素的方法中偏最小二乘法精度略高于其他两种方法。通过将PROSAIL模型、连续小波变换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结合能够实现冬小麦叶绿素遥感估算。

    2019年11期 v.44;No.257 96-10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9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技术创新

  • 斜轴墨卡托投影在世界地图表达中的应用

    刘佳奇;刘勇;边少锋;

    针对目前常用的几种世界地图投影中,南北极区的投影变形较大,且各大洲与南北极区的相对位置关系描述得并不十分准确的问题,需要寻找一种适用于小比例尺世界地图的投影方法,克服传统小比例尺世界地图在极区附近投影变形较大的缺点,保证各大陆的轮廓完整性以及投影变形。以墨卡托投影及其衍生投影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正轴、横轴和斜轴墨卡托投影,发现斜轴墨卡托投影在新极点选取合理的情况下,可以较好地表达世界范围内包括南北极区在内的主要陆地形状与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给出了斜轴墨卡托投影应用于小比例尺世界地图时的地理坐标,并展绘了新极点下的世界地图,对比分析了新投影下的主要陆地面积变形情况。在斜轴墨卡托投影展绘的世界地图上,可以从全局视角描述北极航道、跨越北极区域的航空线路、一带一路等线路,为研究与分析提供可视化载体。

    2019年11期 v.44;No.257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遥感解译的泥石流固体径流物质定量分析

    黄洁慧;谢谟文;

    针对传统的泥石流评价方法仅考虑已堆积的泥沙量,而泥石流通常与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发生的问题,该文以楞古水电站库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遥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和灾害评价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库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解译出不良地质现象70处。结果表明:在提高水库工程地质测绘、分析及研究工作的效率、工作质量上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遥感解译结果,现场调查、地形地质等资料,最终计算力邱河坝段在降水量达到最大250mm时,力邱河产生的可能泥石流泥沙量约为15 850 115m~3。依据降雨量概率分布估算,力邱河流域由于不良地质条件所产生的泥石流物源(推移质)年均约6.58×10~5 m~3。

    2019年11期 v.44;No.257 10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多种监测手段在滑坡变形中的组合应用

    韩军强;黄观武;黄观文;张勤;杜源;

    针对多种监测手段在滑坡中如何经济并高效的使用问题,该文结合高精度智能全站仪、地表位移计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时动态差分(GNSS-RTK)3种监测技术的各自特点,基于实际滑坡变形监测应用,提出不同滑坡阶段应采取多种手段组合监测,实现经济、高效的滑坡变形状态识别并进行安全预警。结果显示:滑坡稳定阶段,全站仪可作为主要监测手段进行周期性监测;滑坡加速阶段,增加GNSS-RTK和位移计两种实时监测技术,可以更灵活、高效地实现滑坡体垮塌的快速捕捉,进行安全预警。

    2019年11期 v.44;No.257 11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1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同名居民地在多尺度下的匹配分析

    刘立恒;钱新林;张福浩;韩惠;

    针对地图投影转换、地图概括等地图处理过程造成的地图面要素的匹配分析评价难以实现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多尺度下同名居民地的匹配分析方法,通过对应边、角度、位置信息的匹配,计算居民地的旋转角、拉伸关系、概括程度以及位移向量,进而对同名居民地的匹配度计算分析,较为准确地实现了对同名居民地的匹配。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较好地平衡影响居民地匹配的各因子,科学有效地计算地居民地的匹配度,实现同名居民地的匹配,计算匹配精度较高。本算法可应用于从同名居民地匹配度分析对地图自动综合的质量评价;对同类面要素匹配分析与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9年11期 v.44;No.257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景观生态脆弱性指数构建及验证方法

    张玉娟;曲建光;梁欣;李丹;田泽宇;

    针对目前景观格局指数构建方法中人为扰动因素关注不够及没有景观生态脆弱性指数构建合理性验证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景观脆弱性指数和人口压力指数加权构建景观生态脆弱性指数的方法及一种景观类型变化等级加权值与景观生态脆弱性指数变化值进行回归分析的景观生态脆弱性指数构建合理性验证方法,以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为实验区域,对实验区域2010年和2015年景观生态脆弱性指数进行构建,对两期景观生态脆弱性指数进行减运算获得研究区域景观生态脆弱性指数变化分布图。2010—2015年间,研究区域内景观生态脆弱性普遍降低,其中,景观生态脆弱性降低程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西部,研究区域中东部景观脆弱性变化不明显。通过两期景观生态脆弱性指数变化值与景观类型变化等级加权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强相关,相关系数为0.795,即验证了本景观生态脆弱性指数构建的合理性,为景观生态脆弱性计算及验证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2019年11期 v.44;No.257 129-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两条控制线直接求解地理化参数的方法

    赵雪莹;姚吉利;王建;杨承昆;赵猛;李彩林;

    针对某些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中,由于地形限制,扫描视场内的起算数据不足以平差计算地理化参数,则需建立地理化参数直接求解模型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两条控制线直接解算地理化参数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主方向法分3种形式精确表达控制线,有效克服了地理化中传统直线表达的冗余性和扰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取的地理化参数可靠,可作为精地理化中获取地理化参数初值的途径,也能应用在无初值参考、只有少量控制基元的实际扫描测量中,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2019年11期 v.44;No.257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全极化SAR图像的建筑物提取研究

    吴文福;邵振峰;杨会巾;

    针对建筑物结构复杂、形式多样,产生的交叉极化散射现象使得其在极化SAR图像上易与植被混淆,提取困难的问题,该文结合极化散射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建筑物的提取研究,主要以AIRSAR全极化数据进行实验。①进行基于极化补偿的Yamaguchi四分量分解,根据偶次散射能量提取出建筑物;②提取总功率Span图像的纹理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③融合前两步的提取结果得到最终结果。结果表明:方法优于基于极化补偿的Yamaguchi四分量分解的提取方法和SVM方法,对于平行建筑物、小方位角建筑物、大方位角建筑物的提取精度分别达到了99%、94%和56%,有效区分了建筑物与植被。

    2019年11期 v.44;No.257 143-147+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卫星对GNSS/INS组合导航精度的影响分析

    鲍耿忠;苏永恒;马高峰;柳阳;刘晓佳;

    针对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获取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时受噪声点、GPS信号差、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定位精度差的问题。该文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GPS单系统的1~15s采样间隔和GPS+BDS组合的1~15s采样间隔以及GPS/BDS/GLONASS三系统组合模式,分析松组合、紧组合及动态PPP组合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GPS/GLONASS单系统处理时,当车速大于30km/h或者建筑物密集时,卫星的可视效果较差,得到的定位误差可达到分米甚至米级。当采用GPS+BDS/GPS+BDS+GLONASS组合处理时,可视卫星得到保证,定位精度能一直保持在厘米级。同时,单系统下不同采样间隔对定位精度影响很大,多系统组合可以在较大的采样间隔下,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通过对不同卫星组合,不同采样间隔下的定位精度分析,能够为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不同环境下选择何种方法定位精度最高提供依据。

    2019年11期 v.44;No.257 148-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3 ]
  • 一种遥感影像自适应分割尺度的分类方法

    王芳;王建;谢兵;何阳阳;陈爱玲;敬远兵;

    针对影像分割中的尺度选取问题,该文基于GF-2多光谱数据提出一种基于自上而下自适应分割尺度的分类方法,该方法在提取每一分割对象光谱、纹理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其在各波段复杂度函数,根据每类地物在各波段的复杂度阈值和分类规则,经迭代计算,确定每一对象的最适宜尺度和所属地类,进而得到具有最佳尺度的分割和分类结果。将其与采用ESP尺度分析算法得到的单一最优尺度下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取与地面目标相匹配的分割尺度,改善了分割效果,提高了分类精度,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2019年11期 v.44;No.257 15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应用研究

  • 地球椭球面图斑面积计算方法探讨

    史守正;石忆邵;

    针对地球椭球面图斑连线类型的非唯一性、椭球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多样性以及任意图斑面积计算精度控制的复杂性等问题,该文基于理论探讨与实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土地面积量算中适宜采用的椭球面图斑类型,测定了各椭球面梯形面积公式的计算精度,给出了任意图斑面积计算精度控制的新思路。研究表明:采用等角航线作为地球椭球面两界址点之间连线的等角航线图斑更适宜于土地面积量算工作;取至e~(10)项的乘积项椭球面梯形面积公式不仅精度高于其他两个理论上等价的近似公式,而且也高于精确计算公式;把割、补三角形看做特殊的椭球面大梯形,借助递归算法,提出了椭球面大梯形面积计算的新公式,这为椭球面上任意图斑面积计算及精度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2019年11期 v.44;No.257 164-169+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公共服务电子地图瓦片分类插值重建方法研究

    申淑娟;吴彬卓;俞志强;

    针对高分屏上公共服务电子地图显示出现注记模糊、线划锯齿化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高分屏的公共服务地图瓦片分类插值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公共服务电子地图瓦片的可视化效果,而且对瓦片访问速度的影响甚小。研究成果在不改变现有地理信息应用系统技术流程和技术架构的基础上,显著提升了公共服务地图瓦片的显示效果,具有很强的应用推广价值。方法将公共服务地图瓦片中的像素分为3类,根据像素特征选择插值方法,增加瓦片文件的像素数量,使其在高分屏上显示时,有更多的采样点,从而获得清晰、稳定的视觉效果,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提升公共服务地图瓦片显示效果的方法。

    2019年11期 v.44;No.257 170-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优化部分有理多项式系数的卫星影像精确定位

    张夕宁;邓非;蒲生亮;杨勇占;

    针对目前在补偿卫星影像RPC模型对地定位的系统误差时所广泛采用的像方补偿方法存在需要引入附加参数、无法从实质上消除RPC参数中系统误差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少量地面控制点直接对部分RPC参数进行优化来补偿定位的系统误差的方法,并将该方法进一步运用到基于RPC模型的区域网平差中。以武汉地区和法国Sainte-Maxime地区的ZY-3卫星影像为实验对象,在空间前方交会和区域网平差实验中将本文方法与像方补偿方法做了充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达到不低于像方补偿方法的理想定位精度。同时,与像方补偿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引入附加补偿参数,优化后RPC模型形式统一,更加便于后续的计算和处理,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于RPC模型的卫星遥感影像精确定位。

    2019年11期 v.44;No.257 176-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聚类阈值结合动态K值的蓝牙室内定位算法

    郭英;冯茗杨;孙玉曦;刘清华;姬现磊;

    针对固定阈值的动态K近邻算法定位时未能有效剔除距离较远参考点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聚类阈值结合动态K值的算法:①在离线阶段建立聚类指纹库,并在每个聚类子块中设定聚类阈值;②在线阶段根据待测点信号确定其所处的聚类子块和对应的阈值,由信号强度的欧氏距离和聚类阈值选取K个信号距离最小的参考点;③以信号距离倒数为权重计算坐标加权平均,作为定位结果。实验分析得出,与固定阈值的动态K值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2.64m;聚类阈值结合动态K值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1.12m,降低了57.6%,并且点位误差在1m和2m内的可信度分别为42.3%和77.8%。聚类阈值结合动态K值算法能够较好地剔除距离较远的参考点,可以有效提高蓝牙指纹定位的精度。

    2019年11期 v.44;No.257 184-188+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线性迭代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黄亮;於雪琴;姚丙秀;杨泽楠;

    针对像素级变化检测方法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变化检测时存在检测结果过于细碎、错检和漏检过多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和主成分分析(PCA)的对象级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SLIC算法分别对两期遥感影像进行分割得到超像素并标记颜色;然后采用PCA法对分割标记图进行降维并采用差值运算方法对两期分割标记图进行处理得到差异图;最后采用OTSU法对差异图进行二值分割得到最终的变化检测结果。为了验证实验结果,选取两组多时相遥感影像作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变化检测精度分别达到95.96%和91.9%,是一种可行的变化检测方法。

    2019年11期 v.44;No.257 18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6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GPS/Galileo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解算与实验分析

    吕伟才;高井祥;刘天骏;

    针对提高多频模糊度固定解的GNSS精密单点定位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的问题,该文基于实时非组合相位偏差产品,对三频非差非组合GPS/Galileo PPP的浮点解、固定解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并设计了3种定位策略,选取了17个MGEX跟踪站7d的实测数据,分析了三频非差模糊度固定解对静态、仿动态PPP定位精度与滤波收敛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滤波收敛后,与浮点解策略相比较,固定三频模糊度对高程、水平方向定位精度均有提高,在静态定位模式中提升幅度分别约为20.45%和37.50%,在仿动态定位模式中提升幅度分别约为22.41%和33.33%。在滤波收敛时间方面,相较于浮点解策略的收敛时间,静态与仿动态定位中模糊度固定策略的收敛时间分别提升了约12.57%和6.41%。

    2019年11期 v.44;No.257 195-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 ]

院士双创风采

  • 以市场做驱动 以用户为中心——记刘先林院士团队30年发展历程之市场化之路

    吴玉华;张刚;

    <正>编前语曾经,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刘殿卿对刘先林说:"你要到生产中间去,看看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仪器,一定要把我们的科研成果在生产中用起来。"自此,这句话成为刘先林一生努力的方向。在科研之风略显浮躁的时代,有的人喜欢追科研热点,一哄而上,而刘先林专门找科研痛点,国家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成果做出一个就用一个。1"讨好"用户才是最好的服务20世纪80年代,国家经济发展加速,发达地区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的需求愈发迫切,但当时的

    2019年11期 v.44;No.257 205-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