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学与导航

  • 一种改进的最小独立闭合环搜索算法

    黄鹤;薛艺舟;罗德安;

    针对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面对复杂大型连通图的拓扑关系梳理运算中,现行的最小独立闭合环搜索算法虽然成熟稳定,但在现有的算法框架内难以实现运算效率的数量级提升的问题。该文结合具体问题,即对华北地区路网进行最小闭合环搜索以实现质量检查与控制,以及在其他数据处理应用的实践中发现现行的最小独立闭合环搜索算法无法满足特定运算周期的需求,且容易产生连续计算带来的内存溢出和运算宕机问题。基于此,在树枝-余枝算法基础上进行算法优化,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和运算效率,以提供一种复杂大型的拓扑学问题最小独立闭合环的检索解决方法。

    2020年08期 v.45;No.266 1-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7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2 ]
  • 非差精密单点定位收敛判定方法研究

    张彩友;陈建;姜文东;杨鸿珍;

    针对非差实时精密单点定位应用中,如何判定定位精度是否达到用户应用需求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对流层湿分量、模糊度参数时间序列,综合分析非差精密单点定位是否收敛的新方法。该方法给出了收敛精度判定参数P值的定义与经验阈值,通过计算获取P值,判定定位结果是否收敛。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对该文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P值首次达到0.5以上时,三维定位收敛精度优于15 cm的判定成功率达到55%,优于25 cm的判定成功率达到75%以上;P值首次达到0.9以上时,三维定位收敛精度优于15 cm的判定成功率达到75%以上,优于25 cm的判定成功率达到92%。

    2020年08期 v.45;No.266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5 ]
  • 奇异谱分析的变形监测序列粗差探测方法

    张东华;李志娟;刘全明;黄磊;

    针对时间序列数据中存在的粗差问题,该文首先介绍了奇异谱分析法(SSA)和未确知滤波法(UF)的工作原理,考虑到SSA方法在识别趋势项和周期性信号方面及UF算法在区分粗差和异常值上的优势,在SSA准确提取信号的基础上结合UF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SSA-UF粗差探测法:首先利用SSA提取观测值序列的信号并获取残余分量;然后通过UF算法对残余分量进行分析确定粗差点的位置;最后确定粗差点并剔除。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主导变形的观测值序列两个实例的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文中提出的SSA-UF粗差探测法与SSA数据统计方法相比在监测数据处理中的粗差探测效果明显,可靠性更高,为后续监测数据分析处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020年08期 v.45;No.266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27 ]
  •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的暴雨过程时空变化分析

    张振;李黎;田莹;周嘉陵;李媛;顾嘉伟;

    为了分析2017年8月19日苏北的一次局部暴雨降水过程的水汽场时空变化分布特征,该文基于无线电探空资料建立适合本地的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利用66个江苏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反演得到的GNSS大气可降水量(PWV),并结合温度和气压等大气热动力条件着重分析了江苏新沂站和江苏睢宁站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PWV增量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降水强度及持续时间,降水强度与达到峰值后PWV增量变化幅度成正相关,暴雨的持续时间与PWV持续上升的时间成正相关;综合考虑PWV及其增量变化后,温度和气压等大气热动力条件对暴雨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PWV峰值区与实际降水区基本吻合,PWV时空变化分析可对暴雨实际降水范围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2020年08期 v.45;No.266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7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34 ]
  • IGS14地球参考框架更新及其对GPS精密定轨的影响

    席克伟;王小亚;张言;李秋霞;

    IGS14地球参考框架发布后,IGS分析中心参考框架已从IGS08转到IGS14,研究框架变化对精密定轨影响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为了验证参考框架更新对精密定轨的的影响,该文采用不同的参考框架进行全球定位系统(GPS)精密定轨,并将定轨结果与国际GNSS服务(IGS)分析中心的轨道产品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GPS卫星,轨道与IGS精密轨道互差均值从32.83 mm变为29.1 mm,重叠弧段均值从29.5 mm变为26.9 mm,更新参考框架后GPS的定轨结果得到提高。相较于IGS08地球参考框架,IGS14地球参考框架在测站位置速度精度、站点震后形变效应的影响和周年半年误差信号等处理上,更加接近测站实际的运动变化过程,有助于提高精密定轨的精度。

    2020年08期 v.45;No.266 26-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8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9 ]
  • 测量机器人自动极坐标二次基准差分改正方法

    陈优良;卞焕;肖钢;朱倩;李远文;

    针对测量机器人在矿山边坡变形监测中受大气折射光、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监测数据精度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动极坐标二次基准差分改正方法,并建立差分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实现了该模型并研发了原型系统,应用在某矿山边坡安全监测中。通过原型系统控制测量机器人,对矿山边坡进行实时、动态的远程在线变形监测,结合矿山基准网,自动改正监测点的距离、高差、方位角,消除气象因素和仪器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精确地获取边坡监测点三维坐标值,快速掌握变形体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监测点的斜距和高差改正结果与已知值差值的绝对值都小于1 mm;水平方向上的差分改正结果与已知值差值的绝对值小于0.5″,较之于未使用二次基准差分改正所处理的计算结果,既提升了测量精度,也降低了观测难度。

    2020年08期 v.45;No.266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05 ]
  • PSO-DVMD-WT的变形信号去噪方法研究

    陈竹安;熊鑫;李亦佳;

    为了滤除变形数据中含有的白噪声,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双重变分模态分解-小波阈值去噪模型。首先利用VMD对变形数据进行初次分解,初次分解层数K_1由频谱图波峰个数确定,根据相关性分析将分量分为噪声分量和信号分量;然后针对信号分量出现模态混叠的现象,首次分解的信号分量再次进行粒子群优化的VMD分解,得到二次信号分量和二次噪声分量;对二次VMD分解得到的噪声分量进行小波阈值降噪;最后重构实现噪声的有效剔除。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利用本文方法去噪得到的均方根误差降低至0.418 0 mm、信噪比提升至10.174 0 dB,对比小波阈值、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EMD)、VMD等方法,降噪效果有明显的提升。在实际变形数据去噪中,相比于其他去噪方法,本文方法能够很好地抑制模态混叠的现象,且均方根误差降低至0.151 0 mm、信噪比提升至23.821 0 dB,验证了本文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2020年08期 v.45;No.266 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1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04 ]
  • 一种基于区域优选的自适应蓝牙指纹定位算法

    靳赛州;陈国良;张超;王轩;王俊鹏;王睿;

    针对蓝牙定位精度差、耗时长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域优选的自适应蓝牙指纹定位算法。离线阶段,采用粗细粒度划分建立关于RSSI采样点位置映射的指纹库;在线阶段,根据信标距离和RSSI的关系,提出加权欧氏距离和区域优选算法,有效地克服了定位稳定性差和耗时长的问题,定位效率提高了40%,在在线定位过程中,采用自适应K值定位算法,有效地剔除了离定位点较远的点,提高了定位的精度与稳定性。在5 m×9 m的区域内进行定位精度测试,结果表明:蓝牙定位平均定位误差为0.92 m,定位误差均在2 m以内,90%的点定位精度优于1.5 m。

    2020年08期 v.45;No.266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9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241 ]
  • 京津冀地区电离层时空特性分析

    靳婷婷;丁克良;王喜江;刘明亮;鲍东东;

    为了研究分析京津冀地区的电离层时空变化特性,为本地区提供高精度导航定位和授时(PNT)服务,该文以国际GNSS服务(IGS)中心提供的2000—2018年的全球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格网模型产品数据为基础,研究该区域电离层时空分布特性及太阳活动与电离层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电离层TEC与F10.7指数相关系数为0.83,与太阳黑子数相关系数为0.78,与太阳活动呈现出高度相关性;京津冀地区TEC每日最大值出现在UTC4时左右,电离层TEC具有较明显的27 d周期特性,在太阳活动高年及TEC极大递减年会出现冬季异常现象;白天,同一经度TEC值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同一纬度TEC值随经度的升高没有明显变化。

    2020年08期 v.45;No.266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2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33 ]
  • 一种火山岩浆源参数反演的粒子群算法

    靳锡波;王乐洋;

    针对最小二乘(LS)方法、总体最小二乘(TLS)方法在用于火山Mogi模型反演压力源参数时,在线性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导致求得的参数解偏离真值的问题。该文分析了Mogi模型的非线性特点,同时考虑了粒子群算法在非线性问题求解的优势,将两者结合得到了一种适用于Mogi模型参数反演的粒子群算法(PSO)。通过模拟算例与真实火山反演的验证,表明该文方法所得结果在模拟算例上相对其他方法所得结果在精度上提高了1~2个数量级且更接近真值,在真实火山反演中其拟合结果更接近地表观测值,表明该文方法在火山Mogi模型反演中具有适用性与有效性。

    2020年08期 v.45;No.266 64-6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41 ]
  • GPT2/GPT2w+Saastamoinen模型ZTD估计的亚洲地区精度分析

    孟昊霆;张克非;杨震;刘晓阳;

    针对Glob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2/Glob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2w(GPT2/2w)模型在亚洲区域对流层延迟估计中的适用性问题,该文基于GPT2/2w模型,结合Saastamoinen模型(分别用GPT2S、GPT2w-1S、GPT2w-5S表示)估计亚洲地区2007—2017年10年的天顶对流层延迟(ZTD)并分析其精度与时空分布。使用欧洲定轨中心(CODE)的ZTD产品来验证模型在亚洲地区的精度。分析结果表明GPT2w-1S模型精度最高,偏差(Bias)为0.88 cm,均方根误差(RMSE)为4.63 cm,GPT2w-5S模型精度次之,GPT2S模型最差。受水汽分布影响,时间上,3种模型精度表现出季节特性,冬季精度最好,夏季精度最差;空间上,3种模型在高海拔地区精度较好,模型精度对纬度的依赖性不明显且纬度对3种模型的影响程度差别不大。

    2020年08期 v.45;No.266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1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07 ]
  • 一种基于快速动态时间规整的地磁定位算法

    孙猛;汪云甲;周家鹏;徐生磊;司明豪;

    针对地磁序列匹配定位中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计算耗时长、实时性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动态时间规整的地磁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粗粒度化的方法缩短地磁序列长度,得到"粗粒度"化的地磁数据;然后采用减小搜索空间的策略快速得出匹配地磁数据与指纹数据的相似距离和规整路径;最后将"粗粒度"化的地磁数据与规整路径再规整回原来地磁数据序列的大小。在该文提出的定位算法中,缩短地磁数据长度与控制搜索空间的策略较好地改善了地磁序列匹配定位的计算耗时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当匹配定位的地磁序列数据长度为100时,基于快速动态时间规整的地磁定位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1.31 m,均方根误差为1.44 m,且其单次定位时间比动态时间规整算法缩短了2.63 s,算法执行效率提升了78.5%。该文提出的地磁定位算法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加快了算法运行速率,能满足室内定位实时性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0年08期 v.45;No.266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9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79 ]

摄影测量学与遥感

  • 利用GPS-IR估算雪深的反演模型研究

    张志刚;梁月吉;任超;黄仪邦;潘亚龙;周吕;施显健;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反射信号干涉测量(GPS-IR)反演雪深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在此基础上,针对卫星反射信号分离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解重构的卫星反射信号提取模型。利用coif5小波变换分解6层信噪比数据重构低频分量获取卫星反射信号,并对其反演精度和稳定性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低阶多项式拟合分离卫星反射信号存在的局限性;算法简单实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分解得到的卫星反射信号较好;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34%和27%;单颗卫星线性回归模型平均相关系数达到0.737,相比传统方法提高40%。

    2020年08期 v.45;No.266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6 ]
  • 一种同侧多角度SAR图像匹配方法

    王皎;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同侧多角度图像入射角存在较大差异,图像存在几何畸变,导致多幅图像间连接点选取困难这些问题,该文发展一种几何约束的SSNCC匹配方法。首先,依据SAR不同角度图像的核线近似直线特性,利用外部数字高程模型(DEM)和距离多普勒模型约束匹配搜索范围;然后,将主图像待匹配点的匹配窗口4个角点坐标投影到辅图像上,基于仿射变换模型快速实现辅图像匹配窗口的几何改正;最后,利用SSNCC相似测度计算待匹配点的相关性,相关性最大的点为多角度SAR图像间同名点。该文采用高分三号3幅不同入射角的降轨SAR图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匹配点数量,匹配成功率从67%提高到84.5%。

    2020年08期 v.45;No.266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9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1 ]
  • 分解式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

    陈亨;邓非;

    针对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CNN)计算成本过大,训练、测试时间较长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分解式三维卷积神经网络(Dec-3D-CNN)。通过将一步三维卷积运算拆分成三步更简单的卷积运算来降低计算成本,并且结合批量标准化(BN)的方法共同设计神经网络结构。在加速网络训练的同时减少梯度弥散的情况。通过Pavia University数据集进行分类实验,Dec-3D-CNN在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5.93%的情况下,训练时间仅为3D-CNN的16%,测试时间仅为3D-CNN的46%。实验结果表明,Dec-3D-CNN在保持高精度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的节省训练时间,降低计算成本。

    2020年08期 v.45;No.266 96-10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3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95 ]
  • 高分影像建筑物阴影优化提取与高度估算

    程国旗;张继贤;李阳春;陈欢;

    针对现有方法提取阴影效率慢,提取不完整,估算过程未能实现半自动化甚至自动化的问题,该文基于高分二号影像,提出一种将K-means图像分割算法与阴影后处理结合一体应用在建筑物阴影提取的方法:首先,选择建筑物间隔稀疏,结构规则的城郊区域,利用K-means图像分割获取建筑物阴影、建筑物2类以提取建筑物阴影;其次,通过形态学算法、Canny边缘检测等对阴影后期处理,去除小区域及孔洞填充,边缘信息检测,获取最终建筑物阴影;最后,根据太阳、卫星、建筑物以及阴影长度之间几何关系计算建筑物高度。考虑研究区域户型,每层楼高以2.8 m量测建筑物实际高度作为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K-means图像分割能有效提取出阴影区域,与后期阴影优化策略结合,大幅度改善了阴影区域的完整性,获取建筑物高度信息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

    2020年08期 v.45;No.266 103-109+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3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07 ]
  • 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影像控制点自动提取

    郝波;卢小平;李成名;臧文乾;

    针对传统的手动和半自动方式无法快速有效地进行控制点提取,该文提出了一种高效自动化的高分二号卫星影像控制点提取方法。采用Harris算法和基于地理位置的匹配算法求解特征点,利用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进行误差剔除,最小二乘匹配获得最优解,并进行高分二号卫星影像的几何校正,实现了较好的校正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算法可以快速有效的提取控制点,可应用于高分辨卫星数据的控制点提取与几何校正。

    2020年08期 v.45;No.266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7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0 ]
  •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单木树冠体积精确计算

    林松;田林亚;毕继鑫;朱依民;

    针对现存单木树冠体积计算方法不能剔除树冠外部较大空隙以及树冠边界提取粗糙的问题,该文在对生长算法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过滤三角网的树冠边界精确提取算法,确定了树冠最优分层间距与过滤阈值,实现了树冠体积的准确计算。该方法在对扫描的单木树冠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和过滤后,进行等间隔分层处理获取其切片点云,然后采用过滤三角网算法生成符合树冠实际情况的边界,再通过计算的切片面积获取各层点云间的体积,最终累加各层点云体积得到树冠体积的精确值。对校内树冠三维激光扫描实测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过滤三角网算法提取的树冠边界能顾及树冠外部存在的空隙现象,进而得到准确的树冠体积值;此外,过滤三角网算法对树冠点云数据的密度要求远低于体元法,具有较高的算法稳定性。

    2020年08期 v.45;No.266 11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9K]
    [下载次数:6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36 ]
  • 最大似然估计的改进多基线InSAR解缠算法

    马靓婷;卢小平;周雨石;

    多基线InSAR相位解缠算法能够突破相位欠采样及相位连续性假设的问题,可获得比单基线更为精确的解缠结果,但现有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算法存在噪声鲁棒性差或运行时间长的缺点。为提升精度减少运行时间,该文提出了结合最大似然估计算法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算法重建的预估地形高程进行误差点判断,之后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对误差点高程进行重建,获得最终估计的地形高程。为验证算法的适用性,采用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实验处理,以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和算法运行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将此算法与最长单基线最小费用流解缠算法、最大似然估计多基线解缠算法和最大后验估计多基线解缠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较高、运行时间较短。

    2020年08期 v.45;No.266 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2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4 ]
  • 融合多类特征的海岸带特殊纹理影像全自动配准

    满孝成;姚国标;张传辉;李兵;郑国强;王树臻;

    针对海岸带特殊纹理影像存在地物单一、纹理匮乏或重复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融合多类特征的海岸带立体影像全自动配准方法。该算法分为3个阶段:①提取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关键点,采用欧氏距离比率获得初始匹配,并进一步采用归一互相关匹配(NCC)和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剔除误匹配,继而估计影像间的单应矩阵;②利用改进的Forstner算子对左影像提取均匀分布的角点特征,并利用单应矩阵和NCC匹配进行同名点匹配;③基于上述多类特征的精匹配结果,计算影像间投影变换模型,实现影像的配准。最后,为验证该文算法的有效性,选取3组存在较大尺度、旋转及视角变化的海岸带特殊纹理影像进行综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可实现全自动配准,并且在匹配点数量、配准精度以及匹配点空间分布等方面具有优势。

    2020年08期 v.45;No.266 130-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2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3 ]
  • 不同类型土壤Cu含量高光谱联合反演建模

    钱佳;郭云开;蒋明;章琼;

    为探明不同类型土壤重金属Cu的敏感波段及构建普适性高光谱定量反演模型,该文以湖南省红壤、水稻土和潮土3种主要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光谱预处理及组合变换基础上,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筛选重金属Cu敏感波段,并分别构建一元回归和逐步回归联合反演模型。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光谱,组合变换光谱与土壤重金属相关性明显提高;通过逐步回归筛选重金属Cu的敏感波段位于400~850 nm和1 800~2 200 nm区域;相较于一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模型预测精度显著提升,应用对倒一阶微分光谱中400、590、620、670、790、850、1 790、2 270 nm波段反射率构建逐步回归模型反演精度达到最优,满足重金属Cu含量监测精度需求,同时为发展基于高光谱影像大面积反演不同土壤类型重金属Cu含量提供理论支撑。

    2020年08期 v.45;No.266 138-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2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8 ]
  • 武汉主城区热环境特征对城市建设的响应

    谢启姣;欧阳钟璐;

    针对目前城市建设与地表热岛效应定量关系尚不明确的问题,该文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反演武汉主城区地表温度(LST)、提取不透水面率(ISA)值,并将ISA值按照一定阈值划分城市建设密度,探讨不同城市建设密度水平下热岛强度的变化;构建平均ISA与LST间的数量关系,明确城市热环境特征对城市建设的定量响应。结果表明:①1987—2016年间武汉主城区发展迅速,城市高密度建设范围从1987年的130.0 km~2增加到2016年的366.9 km~2,29年间增加了188.2%;②不同建设密度用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热岛强度,高密度、中密度和低密度建设水平对应的热岛强度分别为2.72~8.39℃,2.02~5.69℃和0.92~3.82℃;③LST与平均ISA呈现出明显的正向线性关系,两者拟合方程的系数为0.853~0.942;城市建设水平能很好地解释城市地表温度的空间变化,平均ISA每增加10%,地表温度上升0.35~0.85℃。

    2020年08期 v.45;No.266 145-15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0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85 ]
  • 改进残差网络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

    章晨;夏凯;杨垠晖;冯海林;杜晓晨;

    针对因常规残差网络(ResNet)结构缺少跨维度特征整合而导致遥感图像场景分类准确率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残差网络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方法。首先,利用残差结构降低深层网络的复杂度,减少参数量,解决网络退化的问题;然后,采用1×1的卷积结构降低特征维度,增加网络的宽度,整合遥感图像的空间信息和纹理特征。在NWPU-RESISC45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准确率达到了93.63%,较集成卷积神经网络方法的分类精度提高了1.1%,体现了改进的残差网络在遥感图像场景分类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20年08期 v.45;No.266 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4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43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

  • 一种阿拉伯语地名的机器翻译方法

    任洪凯;王继周;毛曦;马维军;殷红梅;

    针对目前我国阿拉伯语地名的机器翻译研究空白,该文通过分析阿拉伯语地名的词法结构以及语音特点,提出了一种关于阿拉伯语地名的机器翻译方法:首先基于点互信息计算公式训练大量地名语料提取常用词;接着通过有向无环图数据结构提取地名模板;然后基于模板匹配解析待译地名词法结构,利用基于音节划分的音译模型音译词法结构中的专名;最后组合输出翻译结果。经过对阿语地名翻译实验,验证了本专用阿拉伯语地名机器翻译方法的有效性,对我国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0年08期 v.45;No.266 157-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7 ]
  • 克里金插值在冲击矿压空间预警中的应用

    柴炳阳;白登辉;郑鹏民;李嫣;王中元;

    为了探索在冲击矿压空间预警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插值方法对预警云图精度的影响,从而找出精度高的插值方法予以应用。该文分别使用了基于地统计分析的克里金插值、确定性插值方法中的反距离权重插值和径向基函数插值,对古城煤矿的冲击矿压空间预警云图进行预测并交叉验证,并以均方根误差作为衡量标准。结果表明:从冲击矿压空间预警云图效果来看,基于地统计分析的克里金插值与另外两种插值方法生成的空间预警云图相比,内容表达更丰富、区域特征体现更确切;从预测值与测量值的回归图像来看,克里金插值的回归直线同标准线基本重合,优于另外两种插值方法;从均方根误差的折线图可以看出,使用克里金插值生成的空间预警云图的精度比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和径向基函数插值法分别提高18%、25%左右。

    2020年08期 v.45;No.266 164-173+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5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95 ]
  • 耦合水文和神经网络的城市积水动态风险评价

    刘野;逯跃锋;孟庆祥;秦永;刘聪;闻俏;胡玉龙;

    为了综合分析城市积水点的时空动态及其风险等级,该文将水文模型与深度神经网络(DNN)相结合,提出了耦合水文模型和神经网络的城市暴雨积水点的风险评价模型。应用水文模型计算降雨过程中积水点的动态积水量以及积水区域;使用缓冲区分析来提取积水点附近道路的兴趣点(POI)。然后利用积水量、积水范围和POI的信息,采用深层神经网络对积水点风险进行评价;利用贵阳市中心城区的内涝调查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比较精确地评估城市积水灾害风险等级及其时空分布。

    2020年08期 v.45;No.266 174-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6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08 ]
  • Floodarea模型的城市内涝可视化数值模拟

    薛丰昌;朱一晗;顾人颖;赵显富;

    为了直观、动态反映暴雨洪涝灾害的淹没情景,该文基于Floodarea模型,以宁波市鄞州区为研究区,选取"菲特"台风事件为例,利用降雨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对宁波市鄞州区"菲特"台风期间城市内涝的产汇流过程进行水文计算,实现城市内涝状况可视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内涝情况随降雨的持续而增强,降雨减弱后局部地区内涝情况减弱,水系汇水明显,且积涝监测点在整个内涝事件中都存在明显的内涝情况,因此Floodarea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鄞州区城市内涝过程以及积涝空间分布,能够对城市内涝预防、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技术依据。

    2020年08期 v.45;No.266 181-18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54K]
    [下载次数: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4 ]
  • “一带一路”典型绿洲城市扩张特征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段素素;郑江华;余丹林;韩林芝;

    为了探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中典型绿洲城市的扩张特征,该文以乌鲁木齐市为例,应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二分法提取建成区范围,选取扩张速度、紧凑度、分型维数、城市扩张弹性系数等指标,运用扇形分析、同心圆分析等方法,探究典型绿洲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结合统计数据等分析城市扩张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建成区面积在1993—2013年20年间从64 km~2扩张到428 km~2,净增约6.69倍。城市扩张经历了由中速到高速扩张,由分散到集中扩张,重心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扩张转移的过程。研究发现,在扩张过程中,城市扩张弹性系数从1.96增加至7.93,城市人地关系不和谐程度加剧,城市布局的合理性有待提升,边界趋于简单化。

    2020年08期 v.45;No.266 188-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7K]
    [下载次数:9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7 ]

  • 《测绘科学》编辑部版权声明

    <正>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翻译、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测绘科学》已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和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中文精品科技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英文简称CEAJ(FV)-ST),其所录用的文章经CEAJ(FV)-ST评审通过后,择优由CEAJ(FV)-ST负责该文章的多语种翻译,在全球范围内出版发行其译文版

    2020年08期 v.45;No.266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