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飞;苏艳华;王泽;
针对三峡地区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多年来该地区中小微震活动频发,呈现高频次、低震级的特征等问题,该文通过处理2013—2019年7期流动重力数据,得到2013年4月—2019年4月6幅流动重力场差分变化图,并结合2013年12月巴东M_s5.1级地震、2014年3月秭归M_s4.5和M_s4.9级地震、2017年6月巴东M_s4.3和M_s4.1级地震及2018年10月秭归M_s4.5和M_s4.1级地震4次地震发震构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三峡地区近7年来重力场差分变化呈现明显的正负变化区域,且分界线较明显;(2)结合4次地震震源分布,均位于重力正负变化分界区域,分析认为重力正负变化表明地下区域物质在挤压和扩张,交界区域容易引起局部地震;(3)区域流动重力测量对三峡地区中小震具有一定的监测能力。
2021年04期 v.46;No.274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浩;成英燕;程鹏飞;王周杰;曹多明;
为了获得更高精度的速度场,根据卡尔曼平滑估计的原理,该文提出将卡尔曼平滑算法应用到速度场解算中的方法。该方法在卡尔曼滤波的基础上,根据已得滤波估计值进行反向卡尔曼滤波估计,将正向滤波解和反向滤波解进行加权平均,从而提高速度场解算的精度。利用SOPAC网站产出的2017—2019年共3 a的包含全球IGS站点的单日松弛解H文件,分别采用经典卡尔曼滤波和卡尔曼平滑两种方法进行速度场的解算。结果表明,采用卡尔曼平滑算法较经典卡尔曼滤波在外符合精度上有10.5%的提升,在内符合精度上有10.7%的提升;分析可得,采用将正向滤波解与反向滤波解进行加权平均的卡尔曼平滑算法可提升速度场的解算精度。
2021年04期 v.46;No.274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魏盛桃;徐浩;李得海;陈冲;秘金钟;刘霄;
面向大规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基准站网和差分定位用户同时接入GNSS差分服务系统的需求,为解决1 000个以上GNSS基准站实时数据流处理和5 000个以上差分用户实时服务问题,该文提出微服务调度和维护模式,合理设计了大众位置服务云平台的架构及功能,初步构建了位置私有云平台,开发提供了位置服务产品。并对云平台进行了大规模并发用户接入性能测试,测试表明大众位置服务云平台具备同时管理和并发接入基准站数据流超过3 000个,单格网区域可同时服务用户超过5 000个。以湖南省为例,大众位置服务云平台设计3个服务格网,可同时服务在线并发用户数超过130 000个。
2021年04期 v.46;No.274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危双丰;师现杰;刘振彬;肖斌;
为了减弱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易受光照、纹理等条件的影响,在非线性化单目SLAM研究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加速度计bias估计优化初始化与点线特征结合的优化视觉里程计,使得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也有较好的位姿估计效果,更优秀的初始化结果使得整个系统更加鲁棒、精度更高,且为了减少因为线特征的加入而增加的计算量,提出一种新的数据选择策略。通过和其他优秀算法(如PL-VIO、仅特征点方案)对比及真实场景实验的结果分析可知,该文提出的点线联合的优化视觉惯性里程计不仅能够减少定位误差,而且在光照条件较弱的环境中有较高的精度,既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又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2021年04期 v.46;No.274 20-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4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敏;张捍卫;夏朋飞;
针对天顶对流层延迟(ZTD)与大气可降水量(PWV)相关性特征及变化规律,该文提出基于无气象元素ZTD短时天气监测及预报的方法。该文以北京市2013—2015年BJFS站日均数据为例,采用GZTD和Saastamoinen+GPT2模型拟合,得到传统的无气象元素的PWV模型。并利用2016年BJFS站ZTD和气象数据,计算出PWV1(含气象元素)和PWV2(无气象元素)数据,通过定量数据分析得出:PWV1与PWV2、ZTD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33 2,0.967 6;PWV2与ZTD相关性为0.649 8。从短期数据,BJFS站6—9月的ZTD与PWV1相关性系数为0.969 6。这证明了ZTD能够真实反映PWV1的真实变化趋势,同时也说明ZTD应用于短时天气预报的可行性。最后针对北京地区2016年的降雨、降雪和雾霾等极端天气事件,采用ZTD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21年04期 v.46;No.274 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2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骐嘉;姚宜斌;周永江;
针对PM2.5浓度的预报问题,该文结合国家GNSS服务(IGS)分析中心获取的北京房山站的气象数据及同期的PM2.5实测数据,分析了气象因子和环境污染物因子对PM2.5浓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PM2.5浓度预测方法,建立了融合GNSS气象参数的PM2.5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时效性达6 h,在一定精度范围内能够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同时能够有效地抑制过拟合的现象。
2021年04期 v.46;No.274 37-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6K] [下载次数:9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 ] - 刘正佳;廖孟光;黄志豪;郑敦勇;
针对传统差分整合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对确定性趋势序列的长期预测效果不佳,且无法直观刻画数据的波动规律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趋势项优化的混合时序模型方法。结合北京某高层建筑物施工实例,首先通过迭代运算得到最优趋势项混合模型,然后分别以ARIMA模型、线性趋势项混合模型以及趋势项优化混合模型对50期沉降数据进行拟合,对未来5期数据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趋势项优化模型长期预测精度较高,能更好地解释数据的波动规律。
2021年04期 v.46;No.274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谢建雄;鲁铁定;
为准确掌握隧道围岩变形的发展趋势,实现对隧道施工的准确指导,以及规避高斯过程回归(GPR)采用共轭梯度法求取超参数时存在的缺陷,该文提出利用一种改进果蝇优化算法(MFOA)优化GPR,构建MFOA-GPR预测模型。首先,对标准果蝇优化算法(FOA)的味道浓度函数进行修正,拓展求解的范围;同时引入了一个搜索半径动态调整参数,使得算法在迭代寻优过程中动态调节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开发能力;再将改进的果蝇算法直接应用于GPR的超参数寻优。通过两个实际隧道工程算例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MFOA-GPR方法的预测精度最高,多个精度评价指标均优于GPR、FOA-GPR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21年04期 v.46;No.274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董洲洋;徐卫明;庄昊;孟浩;
针对数学拟合法在进行全球定位系统(GPS)水准拟合时,因受自身模型限制,导致GPS水准拟合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EGM2008模型和深度学习的GPS水准拟合法。首先使用深度学习中的分段线性整流函数(ReLU)作为神经元激活函数加快网络的收敛速度,然后利用自适应矩估计函数(Adam)作为优化函数加速获取最优解,并采用正则化丢弃法(Dropout)增强深度学习网络的泛化能力。通过实测数据计算表明:该文方法相比常用的多项式拟合法,丘陵地区外符合精度提高了约65%,达到1.7 cm;高差变化较大的山地外符合精度提高了约90%,达到1.2 cm。
2021年04期 v.46;No.274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崔健;
针对台风过后人工巡检电力线路效率低、勘测困难的难题,在收集了台风来临时刻对我国南方架空线路带来的影响资料的基础上,该文总结了台风及暴雨对输电线路运行设备的影响。该文从灾前隐患点排查、灾后灾情勘探和评估等方面着手,研究了基于垂起固定翼无人机载激光雷达的台风灾害后电网巡视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台风前后灾情评估技术路线。通过某电力线路的巡检证明了上述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试验表明,基于垂起固定翼无人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可以提高面向台风灾害的特殊电力线路巡检的精度、完整性、工作效率。
2021年04期 v.46;No.274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臧丽日;杨树文;张萌生;申顺发;
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与光学影像之间存在明显的辐射和几何差异,将两者配准仍是影像精确配准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配准时出现的精度差效率低、计算量较大且配准易陷入局部极值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耦合梯度互信息和部分体积(PV)插值的SAR与光学影像配准算法。首先,将该文改进的梯度互信息方法(NGMI)作为配准的相似性测度;其次,利用改进PV插值法计算NGMI,采用余弦函数作为插值核函数,以扩大插值的邻域范围;最后,将NGMI与PV插值法耦合进行SAR与光学影像的配准。实验表明,该文方法行之有效,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提高了配准精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局部极值,降低了影像误配的概率。
2021年04期 v.46;No.274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6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成喆;吕京国;白颖奇;曹逸飞;
利用传统方法对遥感影像的目标检测,过程复杂并且耗时。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目标检测,为遥感影像的检测开辟了新的思路。当前目标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Faster R-CNN为代表的两阶段检测算法和以SSD为代表的单阶段算法,两阶段算法精度高速度慢,单阶段算法速度快精度低。针对两种算法的优势,该文将Faster R-CNN中的RPN与SSD算法相结合,融合单阶段和两阶段算法的优势,在提高精度的情况下保证速度,并加入特征金字塔结构,利用多个卷积层融合低层特征和高层特征的信息,提高预测效果。在NWPUVHR-10高分辨率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对结果进行算法评估。同时选用测试集将该文算法与Faster R-CNN和SSD算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该文算法提高了对小目标物体的检测精度,获得了更优的性能。
2021年04期 v.46;No.274 75-8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5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郭昆明;邱天;宗乐丽;鲁晖;颉耀文;
针对不同地区植被变化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不一致的现象,该研究基于MODIS-NDVI遥感影像及同期33个气象站点数据,采用斜率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了河西地区2000—2017年生长季植被覆盖的年际和年内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河西地区生长季NDVI的总体水平偏低,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逐步递减;近18年,河西地区NDVI的趋势变化为整体增加,增加速率为0.022/(10 a)。年尺度上,河西地区NDVI变化与气温相关性较小,主要受降水影响,86.80%的区域与降水呈正相关。月尺度上,植被覆盖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20℃时趋于最大;月降水量在0~60 mm之间时,NDVI随降水量增大而快速增加;超过60 mm后,则稳定在0.16左右。河西地区植被对降水的响应存在2个月滞后性,而与气温则无明显时滞性。
2021年04期 v.46;No.274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姣;黄远程;李朋飞;
针对利用光谱混合分解提取不透水面特征通常受到端元类型和数量的限制,同时植被变化会影响估计精度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综合季相和植被变化信息的不透水面提取框架。基于混合像元部分分解算法——混合调谐匹配滤波(MTMF),设计了多季相组合MTMF(SCMTMF)特征和多季相叠加MTMF(SSMTMF)两种策略,构造了不透水面的多季相MTMF特征,将不透水特征与多季相植被指数结合利用支持向量机实现对不透水面的精确分类。结果表明,利用多季相特征得到的不透水面提取效果相较于单季相有较明显的改善,该文所提出的策略有利于提高不透水面的估计精度。
2021年04期 v.46;No.274 9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58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于明洋;卢晓琛;邢华桥;许月;李景琪;陈肖娴;
针对目前众多学者主要针对夏季热环境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相对单一,且融合地理探测器等多种方法针对不同季节相关分析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该文基于2017—2018年Landsat8遥感数据,反演济南市中心城区四季的地表温度,综合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和剖面法分析不同季节热环境空间分布变化;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针对地表遥感指标和热环境进行相关性和影响力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中心城区除冬季,地表温度分布东高西低,与自然地表、工业生产、人口活动等区位要素关联密切;气温骤降与骤增导致温度斑块割裂、聚合;水体、水汽与建筑的交互作用对春、夏、秋季的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水体与不透水面(交互因子:0.392 952)对冬季热环境交互影响最大;城市热环境的空间分异特征受多因子影响,其中植被与水体(交互因子:0.379 927)、植被与水汽(交互因子:0.380 707)协同降温效应最优,建筑与植被(交互因子:0.278 922)协同保温效应最优。
2021年04期 v.46;No.274 100-107+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7K] [下载次数: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刘一成;王成;习晓环;王金亮;张海清;
针对机载激光雷达(LiDAR)获取的高密度点云数据为森林冠层高度模型(CHM)构建提供了可能,但在应用中通常会出现局部无效值(凹坑)现象,影响森林高度等参数的提取精度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距离加权和冠层控制的CHM凹坑去除方法。首先加权计算每个像素相似阈值判断可能凹坑,然后利用形态学运算控制冠层范围并确定最终凹坑,继而填入对应的CHM中值滤波后的值来去除CHM凹坑。通过与高斯滤波、均值滤波、中值滤波等方法比较,该文方法在凹坑的去除效果以及保留冠层形态方面均有优势,且对不同分辨率CHM具有普适性,直接提取单木数量精度可达96.7%,相比原始CHM以及另外4种方法处理的CHM所提取单木数量,精度分别提高2.38%、13.92%、17.81%、6.54%、2.38%;直接提取平均树高精度为99.41%,相比原始CHM及另外4种方法CHM精度分别提高0.16%、0.8%、0.56%、0.75%、0.16%。
2021年04期 v.46;No.274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1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宇宸;张军;刘陈立;
针对复杂高山峡谷地区,冰湖监测容易受山体阴影和积雪的干扰,精度难以满足人们对冰湖信息的需求的问题,该文基于Sentinel-2影像和遥感影像分析技术分析云南千湖山片区高山冰湖,针对冰湖光谱信息复杂特性,采用不同方法探讨冰湖信息提取,并结合地形和同时期的谷歌影像矢量化结果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对冰湖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冰湖提取方法中,采用红边波段比值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与人机交互解译结果相比效果最好,Kappa系数达85%以上且能够准确地将山体阴影和冰湖区分开;(2)从数量和空间分布看,千湖山片区的冰湖分布在海拔4 000 m左右,集中在香格里拉县小中甸乡和上江乡局部地区,以三碧海、大黑海为中心,向四周散开,千湖山片区总共约有冰湖305个,沿着沟谷分布。
2021年04期 v.46;No.274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3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敬敏;骆遥;
《坤舆万国全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世界地图,针对以往难于窥见巨幅地图全貌,国内学者对其投影类型及性质一直存在争论,该文利用美国国会图书馆高清扫描件对其进行考证,确认《坤舆万国全图》主图采用Ortelius椭圆投影,并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恢复,提取出精确的地理信息,为进一步研究中西测绘史提供了数字化实例。同时,针对近年来明代中国人环球测绘《坤舆万国全图》的说法,该文对成图年代、部分地名注记、南美大陆形状等进行研究,认为质疑《坤舆万国全图》的主要观点并不成立,该图作者应是利玛窦,利玛窦世界地图无疑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历史见证。
2021年04期 v.46;No.274 12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6K] [下载次数: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万浴;黄紫荆;陈刚;刘玉轩;
针对南京市鼓楼区提出的打造"15 min养老圈"规划,该文选取养老助餐设施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交通距离,结合社区精细尺度,从养老助餐设施数量、服务规模、空间可达性等多维度构建养老助餐设施综合评价模型,测度鼓楼区各社区养老助餐设施建设成果。结果表明:(1)鼓楼区现有养老助餐设施已覆盖95.5%的老龄人口,基本实现"15 min养老圈"规划,并揭示了未来养老助餐设施重点布局区域;(2)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有效地测度了鼓楼区养老助餐设施的空间可达性,鼓楼区约有91个社区的可达性属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占比75.8%;(3)鼓楼区养老助餐设施综合评价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社区占比93.3%,同时也存在养老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2021年04期 v.46;No.274 135-141+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8K] [下载次数:1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钟翠萍;靖常峰;杜明义;刘思君;
针对现有城市公共设施选址模型较少考虑具体城市特色和服务设施运行现状这一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改进潜能模型和免疫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估研究区垃圾楼可达性的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进行初步优化,并构建双目标免疫优化模型再次优化。研究表明:西城区7个街道之间可达性空间差异较大,可达性较好的区域分布在研究区中下部;现有垃圾楼数量不能满足居民需求,拟在可达性较差区域增加9座垃圾楼;经两步优化后,在原有垃圾楼布局不变前提下,研究区居民点平均可达性提高34.50%,7个街道平均可达性标准差下降了58.18%,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垃圾楼整体可达性的同时也促进其空间布局的均衡化。
2021年04期 v.46;No.274 142-149+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8K] [下载次数:1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李博;杨波;陶前辉;左青;吴丽平;高航;刘雨先;李伟;
针对湖南省国家级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研究较少。为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该文以湖南省658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网格维数、核密度估计和全局莫兰指数等空间分析和计量地理学方法,对湖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传统村落呈集聚型分布,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湘西、怀化、郴州、永州、邵阳等5个市州;传统村落分形特征明显,且分形特征较为复杂,在自组织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多中心集聚特征;传统村落的高密度集聚区主要分布于3个片区:武陵山区、雪峰山区和湘南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全局莫兰指数为0.575,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主要受到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与社会经济、交通条件和中心城市等人文因素密切相关。
2021年04期 v.46;No.274 150-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1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郭如宝;刘旭东;郭海瑞;刘尧晖;郭晓雪;
针对传统环保信息化管理系统二维地图的不直观、无法与真实环境联动等问题,该文以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为基础,在三维可视化平台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乌海市海南工业园区进行三维可视化环境应急及监管平台构建,实现对企业生产和排污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周期性分析,动态实时展示应急预案,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提供坚实的技术和数据保障。
2021年04期 v.46;No.274 158-164+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5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韩远;王中辉;禄小敏;
针对已有的道路选取方法主要考虑道路的几何和拓扑信息,而未考虑道路邻接的设施点对道路的重要性影响,该文利用POI数据,提出一种顾及道路的几何、拓扑和邻接设施点信息的道路选取方法。该方法借助德尔菲法为不同类型POI打分构建道路上下文特征指标,将其与描述道路结构特征的指标整合求得道路重要性值,进而按照方根模型选取排名在前的道路组成选取后的路网。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选取的路网在保持了原始路网的整体结构、密度分布及连通性的同时,较好地顾及了道路上下文设施对道路重要性的影响。
2021年04期 v.46;No.274 165-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4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星源;肖晋宇;赵丹;陈昉;徐新智;
针对现有清洁能源基地宏观选址模型的定位结果一般为区域级,空间定位精度较低,筛选的优先开发区域面积远远超过建场所需占地的面积,对于大范围、自然资源分散程度较高,条件复杂的地区,往往需要进一步实地勘察后才能具体选定建场地点,费时费力的问题,该文基于现有选址结果,引入描述每个像元可发电能力的技术可开发量栅格图层,提出一种自适应蚁群模型,利用改进蚁群优化算法的正反馈求解机制,高效、准确获取适用于建场的连续坐标空间域,将选址结果从区域级优化至像元级。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究能够大大提升清洁能源基地选址的空间精确度和适用范围,有效地辅助专业人员在全球范围开展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场规划工作。
2021年04期 v.46;No.274 172-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翁敏;宋晓燕;杜清运;亢孟军;苏世亮;
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历史文化、城市内涵及艺术价值正在被人们认同和发掘。旅游地图作为提供城市旅游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是游客了解城市的窗口,更在传播名城文化和树立历史名城形象上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针对学术界对于如何科学、有效地确定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的主题内容还缺少足够探讨的现状。该文首先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进行了概念界定,进而从探寻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基因的角度出发,以文化基因理论和古城复兴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面向主题内容选取的"标志—脉络—城区"理论框架。最后,以《"遇见长安"旅游地图》为例,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的主题内容选取和表达策略进行了说明,以期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2021年04期 v.46;No.274 17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4K] [下载次数:1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帅莹瑛;林浩顺;毛政元;
针对土地利用规划地图数据更新过程中因地块调入调出产生的碎图斑的识别问题,该文在深入分析样本数据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多级阈值与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的碎图斑识别方法。首先通过面积和最大内角阈值排除不符合碎图斑特征的多边形;再将矩形度、圆形度、最小内角以及延展度作为特征向量输入训练好的SOM聚类模型,基于多边形特征相似性识别碎图斑,较好地弥补了目前制图实践中大量采用的统一面积阈值法指标选取单一、主观性强的不足,实现了碎图斑的准确识别。以福州市长乐区和福清市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建设用地管制区数据为样本的验证实验表明,该文方法的识别精度与稳定性(针对不同区域数据的适应性)均优于目前制图实践中大量采用的统一面积阈值法。
2021年04期 v.46;No.274 186-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9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姚露露;李云岭;宋凯丽;
为了研究徐州村落地名中蕴含的丰富社会历史文化,该文利用数理统计和GIS核密度技术分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类地名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探讨地理环境对聚落选址的影响,同时展现了徐州人民丰富多彩的生产活动。研究发现:徐州地区自然景观类地名,主要包括山文、水文地名,大都依山而生,沿水分布,与境内复杂的地形和河网分布状况基本一致;人文景观类地名主要划分为姓氏、经济活动、建筑工程、军事、愿望几类,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当地的氏族聚落、人口迁移、生产生活、社会变迁情况基本符合。通过地名中的文化景观,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和人类认识大自然的过程,有利于挖掘徐州村落地名中所蕴含的民族、历史和社会文化。
2021年04期 v.46;No.274 192-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2K] [下载次数:7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