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学与导航

  • 建筑塔机塔顶GNSS智能检测模型设计

    周命端;张文尧;马博泓;王坚;谢贻东;

    针对当前的人工周期安全巡检手段存在诸多弊端,设计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建筑塔机塔顶智能检测模型。以GPS系统双频数据为例建立单历元动态检测模型,给出利用双频相关法和直接计算法组合快速确定单历元双差整周模糊度算法流程,提出一种基于历元位置偏差的塔顶三维位移检测参数及预警参数构造方法,建立建筑塔机垂直度全圆智能检测技术。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智能检测模型解算获得了平面精度优于2 cm、高程精度优于4 cm的动态检测结果。从检测参数和预警参数两个角度验证了模型设计是行之有效的,可为建筑塔机抗倾翻稳定性智能检测提供一种实时算法。

    2021年07期 v.46;No.277 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1 ]
  • BDS/GPS多卫星解译土壤湿度变化研究

    张双成;王涛;王丽霞;张京江;刘宁;赵桂生;

    针对单颗卫星结果易跳变且无法有效表征土壤湿度时空尺度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卫星赋权融合解译土壤湿度变化的算法。该方法无需额外观测值仅使用卫星直射和反射信号强度来确定权值,并通过实测GNSS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卫星赋权融合结果有效综合了不同卫星间的信息,提高了土壤湿度解译值与实测值间的一致性,BDS/GPS融合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49和0.729,较单颗卫星的结果至少提升了15.51%和17.01%。因此,多卫星融合解译结果可作为土壤湿度实测值的更优估计,为简便且高效地监测土壤湿度提供了新手段。

    2021年07期 v.46;No.277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2 ]
  • 利用激光测距数据对北斗广播星历进行评价

    何星仪;徐爱功;祝会忠;杨虎;唐龙江;

    针对北斗卫星广播星历长时间序列精度变化的问题,采用SLR观测数据作为外部检核手段对2013年2月至2019年12月4颗BDS-2卫星和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4颗BDS-3卫星广播星历轨道精度进行评价与分析,其中BDS-2卫星广播星历精度均优于0.700 m, BDS-3卫星C20和C21优于0.500 m, C29和C30优于0.300 m;卫星进入地影期后,C01卫星广播星历精度下降0.036 m, BDS-2 IGSO/MEO卫星下降幅度最大为0.274 m, BDS-3卫星最大为0.070 m; IGSO/MEO卫星姿态控制模式转换后,BDS-2卫星下降幅度最大为0.265 m, BDS-3卫星最大为0.139 m。实验结果表明:地影期前后,BDS-2 IGSO/MEO卫星轨道精度下降最为明显,地影期偏航模式的改变对BDS-2卫星的影响大于BDS-3。

    2021年07期 v.46;No.277 15-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1 ]
  • 视觉惯导紧耦合的行人室内自主定位方法

    曾继超;许广富;刘锡祥;

    针对行人在大型复杂建筑环境中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室内定位需求,传统的基于视觉点特征方法易受环境纹理缺失、相机快速运动导致图像模糊而定位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点线特征与IMU紧耦合的行人室内自主定位方法。在视觉惯导融合导航系统框架下,前端部分,在点特征基础上引入结构化建筑环境中丰富的线特征,并采取基于梯度密度过滤机制的改进线特征提取策略,剔除局部线特征密集区域;利用点线特征与IMU紧耦合优化机制提高行人位姿估计及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通过利用EuRoC数据集和在实际楼道场景下的实验,特别是在弱纹理、光照变化等条件下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进行行人室内定位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021年07期 v.46;No.277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2 ]
  • 利用CORS站研究多因子分季节可降水量转换模型

    刘彦;李黎;韦晔;范頔;周嘉陵;李媛;张振;

    针对GNSS气象学中可降水量转换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利用2017年江苏CORS站及其并址探空数据,分析大气可降水量(PWV)与天顶对流层延迟(ZTD)、温度和气压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拟合法建立多因子分季节PWV模型,并用2017—2018年数据验证模型精度。结果表明PWV与ZTD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80 3,PWV与温度和气压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11 2和-0.613 6;全年PWV模型中,单、双、多因子模型的RMS分别为2.88、1.70和0.49 mm,精度依次提高;多因子PWV模型中,分季节PWV模型较全年PWV模型的RMS分别提高0.23、0.20、0.18和0.37 mm,精度明显优于全年模型。因此,多因子分季节PWV模型预测精度优于1 mm,满足GNSS监测水汽的气象应用精度要求。

    2021年07期 v.46;No.277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6 ]
  • 卫星测高的垂线偏差格网化方法研究

    仇立成;赵青;徐勇;曲亚男;

    针对卫星测高技术反演海洋重力场需要解算格网垂线偏差,不同的格网化方法影响垂线偏差的解算精度与空间分辨率的问题,结合Shepard格网化方法与沿轨最小二乘方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格网化方法,即基于Shepard权函数的沿轨最小二乘方法。采用CryoSat-2卫星约7年的数据,选取中国黄海和南海及其周边海域作为研究区域,分别利用基于交叉点的Shepard法、距离加权沿轨最小二乘法和基于Shepard权函数的沿轨最小二乘法解算1′×1′格网的垂线偏差。将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与EGM2008模型的垂线偏差进行比较,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解算的1′×1′格网垂线偏差精度最高。研究表明,在基于Shepard权函数的沿轨最小二乘方法在垂线偏差格网化中是可靠的,且该方法可获得高精度结果。

    2021年07期 v.46;No.277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摄影测量学与遥感

  • 多光谱激光点云卷积神经网络的地物分类研究

    邹晓亮;

    针对商用激光传感器Optech LiDAR Titan系统获取的多光谱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地物分类试验的探索,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的多光谱激光LiDAR点云数据地物分类方法。新数据源多光谱激光点云具有多通道和多次散射回波的典型特性,生成感兴趣的热力图,根据热力图特征值和nDSM辅助数据进行感兴趣地物分类。采用CNN模型学习结果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OBIA分类方法相结合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化,并用随机采样参考点对地物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估,解决CNN模型分类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问题。实验表明,地物分类整体精度OA达到89.8%,Kappa值0.858,该方法在多光谱激光点云地物分类方面具有稳健性、有效性和通用性。

    2021年07期 v.46;No.277 44-5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8 ]
  • 利用机载LiDAR点云的建筑表面太阳辐照度计算

    许浩;程亮;伍阳;

    针对城市建筑表面太阳能利用的迫切需要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屋顶及立面太阳辐照度一体化计算方案。该方法以机载LiDAR点云为数据基础,以"建筑遮挡分析—天空视域分析—太阳辐照度模型构建"为技术框架,高效率和准确地计算了建筑屋顶及立面辐照度。同时,将散射辐射分为环日散射、天穹散射和建筑散射,提高了建筑散射辐射计算准确度。选取南京奥体新城约30 km~2区域(共计5 216栋建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筑屋顶直接辐照度时间变化规律明显,受太阳高度角、屋顶坡度和坡向影响较大,而建筑立面太阳辐照度则主要受建筑朝向影响。利用本文方法计算建筑表面太阳辐照度,可为光伏发电模拟、建筑形态设计、城市能源规划等提供基础信息产品。

    2021年07期 v.46;No.277 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1 ]
  • 昆明冬季典型作物的高光谱特征对比研究

    闫馨方;甘淑;胡琳;李雁;宋春雨;

    为开展昆明市冬季典型作物高光谱特征对比研究,借助SOC 710vp便携式光谱仪,获取白萝卜和云南大苦菜的高光谱数据,对比原始、一阶微分及连续统去除光谱,并构建光谱特征参数。结果表明:(1)两种作物的原始光谱曲线走势相似但白萝卜的反射率较高;(2)500~760 nm两种作物的一阶微分值差异较为显著,红边位置、光谱幅值和面积特征参数区分效果较好;(3)经连续统去除后,可见光范围内作物间可分性增强,划分波段范围并结合吸收特征参数,可有效辨别。可见,利用光谱曲线和特征参数区分作物是可行的,将为云贵高原地区作物精细识别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2021年07期 v.46;No.277 60-6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6 ]
  • InSAR技术支持下的高速铁路沿线沉降监测与预测

    游洪;米鸿燕;李勇发;王志红;刘岚;熊鹏;

    针对盘营铁路专线、哈大铁路专线沿线沉降监测研究较少,采用InSAR技术获取了研究区地表形变信息,还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用SBAS-InSAR对35景Sentinel-1A SAR数据进行处理,获取VV、VH极化下的年均沉降速率及沉降序列;以年均沉降速率为研究对象,进行沿线沉降特征分析及交叉验证;利用小波变换对沉降序列降噪处理,用改进BP神经网络对降噪后沉降序列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高速铁路沿线共监测出6个明显沉降区域,最大沉降速率达50 mm/a;两种极化年均沉降速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降噪处理后的沉降序列更加平滑;改进BP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其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

    2021年07期 v.46;No.277 6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9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3 ]
  • 星载LiDAR产品辅助的InSAR森林高度反演

    谭鹏源;朱建军;付海强;

    针对星载重轨InSAR森林高度反演受时间去相干制约与模型解算辅助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考虑ALOS-2 PALSAR-2干涉数据特点,采用一种顾及时间去相干影响的半经验散射模型,利用最新发布的星载激光雷达ICESat-2 ATL08高程产品中的植被高度数据作为辅助数据,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思想(PCA)对ALOS-2 PALSAR-2相干幅度信息与树高的关联模型进行参数解算。实验结果表明,在ICESat-2树高数据辅助条件下,通过散射模型可以较好抑制时间去相干的影响,进而反演出可靠的模型参数及森林高度(RMSE约为3 m)。本研究验证了联合星载重轨干涉SAR与星载LiDAR数据实现大范围、大尺度森林高度反演的可行性。

    2021年07期 v.46;No.277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矢量切割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的单体化技术研究

    雷江涛;刘清;潘婵玲;罗义谈;陈瑞波;

    针对倾斜摄影技术生产的三维模型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不能实现特定对象的单独管理和应用的问题,该文在分析了当前几种主流的单体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矢量边界为基线,对倾斜三维模型进行物理切割的单体化方法。该方法以矢量多边形边界为基线,以三维模型为研究对象,从相交判断、基于TIN的切割和修正、基于纹理的切割和修正以及自动单体化软件设计4个方面进行了关键技术研究。经过实验和结果分析,算法的逻辑正确可行,运算效率较高,在面对大面积的三维模型时,健壮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验证,是一种更加完善和更加自动的,能实现较快速度的单体分离,能积极促进倾斜摄影三维成果更加广泛应用的单体化方法。

    2021年07期 v.46;No.277 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39 ]
  • 空间加权的孤立森林高光谱影像异常目标检测

    薛园园;黄远程;苏远超;

    针对孤立森林算法在高光谱影像异常目标检测中易产生大量虚警的问题,该文将异常目标在空间分布的稀缺性与目标光谱的差异性两个先验结合,提出了一种空间加权的孤立森林异常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孤立森林算法计算目标的光谱异常度,得到初步的检测结果;然后分析初步结果中目标区域的连通面积,以连通域面积为变量,基于高斯核计算目标的空间稀缺性,得到目标的空间权重属性;最后将表达空间稀缺性的属性与光谱异常度加权相乘,实现了对异常目标的准确检测。在五组高光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2021年07期 v.46;No.277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1 ]
  • 柴达木盆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快速动态监测

    周磊;贺聪聪;吕爱锋;王思宇;罗婷;王娅妮;

    针对柴达木盆地土壤盐渍化的时空变化问题,该文采用了反演土壤盐度指数的方法快速评估了该地区的盐渍化程度变化及其空间分布,并且选择2015年利用土壤采样方法获取标本验证SI在研究区的适用性,集成RS技术和GIS空间分析的优势,综合利用空间分析和时序分析技术对柴达木盆地2000—2015年的盐渍化程度和分布面积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了SI值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同时发现2000—2015年,柴达木盆地土壤盐渍化的面积和程度整体上均有明显降低趋势,尤其在重度盐渍化区域更为明显,但中、低度积盐面积,程度均有所增加。研究可以为柴达木盆地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快速评估提供参考。

    2021年07期 v.46;No.277 99-106+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3K]
    [下载次数:1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7 ]
  • 融合遥感调查和坡度等级的荒山地提取方法

    李国华;郭冬娥;翟艳青;祝明然;孙晓炜;

    针对荒山地有效识别和图斑提取长期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方法,荒山地适宜性治理评价急需位置、面积、地表覆被、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坡度等级等基础信息支撑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利用多源遥感调查监测数据和坡度等级数据的荒山地图斑提取方法。经历城区的实地应用表明:该方法提取的草地、裸岩石地符合率均为100%,乔木林和灌木林的符合度分别为93%和91%,准确提取了符合荒山地特征的地类图斑,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解决了荒山地地类状况长期不明确的问题,实现了荒山地大规模的有效识别和提取,形成了融合多源遥感监测和坡度等级的荒山地提取方法,提高了荒山地的识别和提取的质量。

    2021年07期 v.46;No.277 107-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1 ]
  • 一种改进三维块匹配的SAR图像去噪方法

    刘雪晴;卢小平;马靓婷;

    针对BM3D算法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乘性相干斑噪声抑制导致图像细节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相似性度量的BM3D算法。在对相干斑噪声模型分析基础上,采用对数变换使BM3D算法适用于SAR图像去噪,并从相似图像块划分的权重计算方法入手,引入皮尔逊相关系数改进相似性度量准则,从而提升相似图像块匹配准确度。实验选取永城部分地区Sentinel-1A影像数据,并对该算法和其他几种滤波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去除斑点噪声,同时保留图像边缘细节信息。

    2021年07期 v.46;No.277 115-11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2 ]
  • 极化SAR影像深度学习分类方法对比研究

    邓少平;孙盛;

    针对近年来极化SAR影像深度学习分类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缺少全面系统的对比分析问题,该文首先讨论了极化SAR处理与分类中常用的深度学习网络结构,然后使用极化SAR分类研究的典型数据集,对多个主要深度学习算法的分类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常用极化目标分解在深度学习分类算法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各类算法有不同的适用场景,同一场景不同算法的精度有时表现很大的差异。深度网络的选择、网络参数的优化和极化信息的应用依旧是该领域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2021年07期 v.46;No.277 12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2 ]
  • 多分辨率分析的InSAR轨道误差去除算法

    何永红;靳鹏伟;

    针对传统的多项式模型去除InSAR轨道误差时,只能去除由于基线不准导致的平地相位残余误差,而对于基线误差引起的与高程相关的地形相位误差仍保留在干涉图中,提出了一种多分辨率分析的干涉相位轨道误差去除方法。从InSAR成像几何结构出发,分析轨道误差的空间特征,推导了由基线误差引起的平地相位误差及地形相位误差;再通过多分辨率分析把轨道误差与对流层延迟误差相位、外部DEM引起的地形误差相位、噪声相位等进行滤除,最后采用最小二乘计算多项式模型参数,可以更精细的估计出轨道误差相位,吸收与地形相关的误差。结果表明,经过改正的干涉图与DEM的相关系数仅0.033 8,相对于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的0.165 5和0.071 9,对地形相关轨道误差的去除改善程度达到79.1%和53.0%,能够更好地去除轨道误差,提高了轨道误差估计精度,吸收了与地形相关的误差。

    2021年07期 v.46;No.277 128-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2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

  • 无人机点云数据的危岩体结构信息提取

    徐画;陈建平;张权平;王天乐;

    针对在隐患地质灾害体信息采集过程中,大多数危岩体处于高陡边坡顶部,传统测量方式难以直接对其进行测量的难题,该文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高精度遥感影像,基于点云数据构建三维点云模型和空间实体模型,生成研究区高分辨率栅格影像,提取危岩体空间地理信息,数字化量测危岩体结构面产状。实验表明,获取的高精度栅格影像,弥补了研究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匮乏。构建的危岩体三维空间实体模型,模型内、外精度符合岩体结构面信息解译精度要求,可以多角度地观测危岩体地质灾害及其所处环境的真实场景,量测危岩体主要参数,提取危岩体空间地理信息。基于最小二乘法平面拟合算法处理三维点云模型,准确计算出结构面产状,为地质灾害防治部门提供基础数据。

    2021年07期 v.46;No.277 137-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下载次数:7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43 ]
  • 城市文化地图集设计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案例

    苏世亮;吴林颖;杜清运;亢孟军;翁敏;

    针对当前学术界对城市文化地图集设计方法关注不足的局限性,该文以主题内容和表达策略为具体突破点,首先对城市文化地图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提出了"意象"—"漫游"—"行走"的理论框架,并据此形成了城市文化地图集的设计理念和逻辑思路;以《漫步江城地图集》为实践案例,说明了主题内容选取和表达策略设置的原则、方法与过程,以期为城市文化地图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2021年07期 v.46;No.277 14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7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4 ]
  • 二维码的测绘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邢绪超;刘津;车健;

    针对绘设备静态人工管理难以现场快速、准确地获取设备全生命周期运维信息的问题,该文基于二维码技术使用灵活、识别率高、保密防伪性强等特性,设计开发了一套设备管理系统。对系统架构、功能以及数据库进行详细设计,采用面向服务方法开发系统并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在线运维档案。通过部署手持端和后台管理端设备搭建系统,能够快速采集、查询、处理与统计分析设备"入库—维护—维修—报废"全生命周期动态信息,实现设备一物一码精细化管理,提高运维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进运维工作由被动到主动、由人工向自动化的转变。

    2021年07期 v.46;No.277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1 ]
  • 莒南县路网中心性对建设用地时空格局的影响

    周立新;吕永强;孙英君;

    针对道路网络复杂性如何影响城市建设用地时空演变这一问题,该文以莒南县为例,计算道路网络中心性指标,并应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其对建设用地时空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莒南县道路网络中,全局临近中心性单中心特征强烈,全局介数中心性、直达中心性则表现出多中心的空间态势。(2)道路网络中心性特征与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显著相关,全局路网通达效率、通达度对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影响强烈。(3)道路网络中心性指标对建设用地扩张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又以全局直达中心性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力最强。

    2021年07期 v.46;No.277 158-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5 ]
  • 德清县自然生态系统质量量化评估方法探究

    田涛;卢建青;刘玉珠;彭涛;何慧;杜甘霖;韩伟;

    针对县域自然生态系统质量量化评估方法的选择和优化问题,该文以德清县为例,选择物种多样性、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化评估模型和方法对其2010年和2018年的自然生态系统质量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德清县林地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优于草地。2010—2018年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能够有效评估地区自然资源的资本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物种多样性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进一步拓展了地理国情和国土数据的实践应用,研究结果可用于县域土地利用规划、自然资产统计和自然保护地监测和评估等。

    2021年07期 v.46;No.277 165-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5 ]
  • 武汉市人口集聚对城市房价空间分布的影响

    徐芳;孙立坚;李盼盼;翟亮;孙立;王涛涛;

    针对人口和房价问题的研究多基于地理空间单元,难以从更深层次、更多角度反映两者关系的问题,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在区县、街道、居民区3个空间尺度与工作和休息这两个时间节点上应用Kriging插值、区位熵、集聚指数等方法分析人口集聚和房价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并在居民区尺度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这非地理空间单元,对人口集聚和房价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房价与人口集聚分布具有趋同性,但并非完全同步,房价高值往往与人口集聚高值错开而分布在其周围;用地类别中,相对于居住人口,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类别房价受就业人口集聚影响更为显著。

    2021年07期 v.46;No.277 173-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10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1 ]
  • 微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及其应用

    白娅兰;闫浩文;禄小敏;张鑫港;张剑;

    视觉变量是微地图在设计表达过程中的关键部分,该文针对现有视觉变量研究成果并不完全适用于微地图这一问题,研究并提出了微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通过对比分析微地图与常用地图的不同,得到了微地图符号简单化、多元化、个性化、模块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微地图符号特点的视觉变量表达方式;考虑用户、环境、地物3个方面的影响,应用微地图视觉变量设计了微地图符号;实现了校园导航微地图的设计,并运用问卷调查验证了微地图视觉变量表达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提出的理论及方法能较好地表达微地图内容,能够为微地图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2021年07期 v.46;No.277 182-188+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6 ]
  • 六盘山地区医疗设施空间分布及可达性研究

    霍青兰;唐新明;王鸿燕;翟浩然;

    针对医疗设施的分布情况会直接影响就医的便捷程度问题,该文以六盘山地区医疗设施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函数分析法和最短距离计算法,对六盘山地区的医疗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达性进行剖析,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医疗设施多集聚分布在兰州市区和西宁市区,在临夏市、定西市、白银市、固原市、庆阳市、天水市等城市主城区形成次级集聚中心。区域内医疗设施可达性水平差异显著,存在城市主城区相对边界地区医疗设施可达性较好的特点。

    2021年07期 v.46;No.277 18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0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44 ]
  • 京津冀大气能见度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杨;张福浩;陈才;焦冠棋;仇阿根;欧尔格力;

    为研究京津冀能见度状况和分析影响能见度的特征贡献模式,基于2019年京津冀气象站点和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数据研究能见度时序变化特征,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能见度估算模型分析影响因子整体解释度,并基于SHAP框架结合随机森林模型构建能见度影响因子可解释模型,对特征因子贡献大小、方向以及单变量贡献情况进行了详细解释和分析:(1)能见度状况在早晚高峰时较差,每日15时左右最好,工作日和非工作日无明显差别,从季节上看冬季能见度最差;(2)随机森林模型拟合系数解释方差为0.897 3,R~2为0.897 8,拟合结果良好;(3)根据SHAP可解释模型分析结果可得,PM_(2.5)是影响能见度的最重要因子,呈负向相关,且贡献度变化率以浓度100μ/m~3为转折点由急促转向平缓。实验证明,基于SHAP框架的能见度解释模型不仅能反映贡献度的大小以及影响效应的方向,而且可以对单个变量的贡献进行详细分析,提高了特征贡献分析的精细度和准确性。

    2021年07期 v.46;No.277 196-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7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