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婉秋;王伟;郭秋英;章传银;董杰;
针对GNSS测站噪声与局部效应对坐标时间序列精度的影响,提出有效提取CORS站网大地高时序形变信息的多通道奇异谱分析方法。MSSA方法提取的研究区各测站共有垂直形变信号,总体趋势上表现较为一致的起伏波动,其振幅并非恒定,而是随着时间变化增大或减小。MSSA方法重构的时间序列精度普遍高于FFT多周期重构法,38座CORS站中92%的测站采用MSSA方法重构之后其精度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精度提升了2.01%~16.89%。实验结果表明:MSSA方法相比FFT方法更合适区域CORS站网大地高时序共有形变信息的提取,研究结果有助于发掘水负荷迁移与形变之间的作用机理,可为陆地水储量变化精确监测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2021年11期 v.46;No.281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2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伟;金建文;李国元;么嘉棋;
针对ICESat-2卫星激光测高数据监测陆地湖泊水位精度问题,该文以太湖为例结合水位站实测数据评价ICESat-2/ATL13湖泊水位测高精度。根据湖泊矢量边界提取湖泊激光足印点;采用中位数绝对偏差方法剔除沿轨湖泊高程异常值,得到沿轨有效激光高程点并求其均值作为沿轨湖泊水位值;基于ATL13数据分析太湖水位变化。实验结果表明:ATL13湖泊水位相对测高精度优于3 cm,绝对测高精度优于6 cm; ATL13测高水位与太湖实测水位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者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达0.96以上。
2021年11期 v.46;No.281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 [下载次数:1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4 ] - 赵琨;罗力;杨凤芸;
为探究BD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的精度,该文采用辽宁省连续运行参考站的BDS/GPS观测数据,选择辽宁省中部地区4个代表站,通过GAMIT软件进行单系统解算,并以ECMWF再分析资料为参考的真值进行了分析比对。研究表明,BDS解算的PWV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在4 mm以内,比GPS反演结果精度稍低;而PWV因其与实际降水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短期临近天气预报的参考:当PWV开始累积超过6 h时,降水的可能性较大,大规模的降雨一般伴随着迅速的水汽聚集与释放。
2021年11期 v.46;No.281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9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杨威;易清根;林国利;吴卓山;
针对GNSS技术应用于变形监测场景下经常出现的单频观测值周跳导致模糊度错误传递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线近似解的单频三差周跳探测方法,该方法不仅解决了参考星更替时周跳检验量的转换问题,提供了参考星发生周跳时的应对方法,同时也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适用于GLONASS卫星观测值的周跳探测,较好地解决了监测环境中出现单频周跳难以探测的问题。通过对开阔环境和遮挡环境的多系统多频数据进行周跳探测实验,证明了新方法能够有效探测出小至1周的周跳,对GNSS技术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11期 v.46;No.281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5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车德福;李航;张胜军;马保东;
针对传统的垂线偏差计算过程中东西分量与南北分量差异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新型ICESat-2海面高数据获取高精度东西分量的方法,选定南中国海域(0°~23°N、103°~120°E)作为试验区域,基于ICESat-2 ATL12海表面高度数据产品进行垂线偏差解算。与此同时,采用XGM2019e_2159模型检核,对比同时间序列长度的Jason-2解算结果,分析了ICESat-2多波束同步观测模式的垂线偏差解算优势。数值试验表明:ICESat-2获取的海面高观测值精度优于传统雷达测高模式,计算的沿轨垂线偏差精度与Ku波段测高模式相当。ICESat-2中间束强波束的垂线偏差解算精度优于两侧强波束,并且多波束组模式首次提供了跨轨方向的同步观测数据,解算的跨轨垂线偏差精度可靠,可以提升垂线偏差东西向分量的确定精度。
2021年11期 v.46;No.281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5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琛;冯德俊;胡金林;王杰茜;
针对大多数网络存在精度低,特征冗余,计算量大,训练时间长等问题,提出密集连接特征金字塔网络(DCFPN),将特征提取网络得到的特征图通过一组并行深度可分离空洞卷积进一步计算其全局语义信息,并搭建解码上采样网络,加入连接组合特征层的结构,对遥感影像进行语义分割实现崩滑体提取,较好地解决了参数量过多,计算时间较长和精度较低等问题。通过特征金字塔网络(FPN)和DCFPN在崩滑体数据集上的大量对比实验表明,DCFPN在崩滑体语义分割方面有更高的精度并且计算量更少,训练时间更短,能够更好地为应急抢险工作。
2021年11期 v.46;No.281 32-3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0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继超;邹勇;张永红;崔东东;周沛希;李建飞;
针对面向对象的PolSAR影像分类中"维数灾难"的问题,该文提出过滤式与封装式联合的特征选择方法。该方法利用ReliefF算法和增益率评估模型作为特征过滤器剔除与分类相关性小的特征,采用CART算法进一步对剩余特征进行筛选,获得最优特征子集进行分类,并和Wishart监督分类、不进行ReliefF算法与增益率评估模型特征提取的分类方法进行比较。以GF-3影像数据为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时间成本和分类精度上较其他两种方法都有显著提高,验证了该算法在面向对象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可行性。
2021年11期 v.46;No.281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3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薛明;韦波;李景文;姜建武;
针对BP神经网络在遥感影像分类中存在易陷入局部极值和单一影像特征缺乏有效地物判别信息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遗传算法(GA)结合指数粒子群算法(Exp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多特征融合遥感影像分类方法(GA-ExpPSO-BP)。该方法将设计的基于指数函数的ExpPSO与GA结合构建GA-ExpPSO算法,利用GA-ExpPSO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阈值进行初始寻优从而构建GA-ExpPSO-BP模型。以高分二号、资源三号遥感影像为实验数据,通过制作多特征融合数据集训练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类别精度、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均最高,且训练耗时和误差最小,能有效改善影像的分类效果,提高分类效率和精度。
2021年11期 v.46;No.281 4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8K] [下载次数:1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李帅;温建生;胡海峰;
针对矿区开采沉陷沉降量级大、形变剧烈,传统InSAR技术监测过程易出现影像失相干,监测精度较低的问题,以山西省某矿区9103工作面为例,提出SBAS-InSAR和Offset-tracking技术联合监测的方法。采用SBAS-InSAR监测沉陷盆地边缘地区微小形变,采用Offset-tracking技术监测沉陷盆地中心区域大梯度形变,并将二者的形变信息进行融合,从而获得整个采掘工作面上方地表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其监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度较好,满足开采沉陷监测的一般精度要求,融合SBAS-InSAR和Offset-tracking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InSAR技术只能监测微小形变的问题,为矿区开采沉陷大梯度形变监测以及环境治理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2021年11期 v.46;No.281 56-6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0K] [下载次数:7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童康;师芸;王剑辉;刘丽霞;闫倩倩;
针对传统开采沉陷监测方法的缺陷和现有预测模型精度较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BAS-InSAR和差分进化混合灰狼优化算法(DEGWO)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预测模型,利用2018年10月—2020年3月的44景Sentinel-1A数据对陕西彬长矿区孟村煤矿进行开采沉陷监测,得到该矿区的年平均沉降速率和时间序列累积沉降值。SBAS-InSAR监测结果表明,该矿区年平均沉降速率最高达到了211 mm/a,最大累积形变量达到335 mm。用矿区GPS数据对InSAR处理结果进行验证,拟合效果较好。并将预测结果与传统SVR预测模型以及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DEGWO-SVR模型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以及均方根误差,均为三者最小。说明了差分进化混合灰狼优化算法能够起到很好的参数优化效果,该方法优化的SVR预测模型能够在矿区开采沉陷预测中得到应用。
2021年11期 v.46;No.281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0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西江;花向红;刘海鹏;王德欣;李坤;
针对常规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在确定数据聚类中存在聚类中心的重复性、聚类不稳定、不适用于三维点云分割等问题,提出了中心均匀化聚类群融合算法。该算法对局部密度和距离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较好地解决了这两种函数尺度不一的问题;基于局部密度和距离函数乘积的变化率来确定聚类中心,并对重复或距离很近的聚类中心进行了消除,避免了聚类中心非均匀分布对聚类的影响;利用数据点到聚类中心距离逐个确定每个数据的聚类归属,依据邻近聚类数据群之间的距离来判断邻近聚类之间的融合,实现对点云数据的有效分割。基于二维离散数据聚类及不同分辨率点云数据分割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适用于二维离散数据的聚类,也适用于三维点云数据的分割,且分割精度和稳定度要优于常规的CFDP、K-means、DBSCAN、DPC聚类算法和深度学习方法。
2021年11期 v.46;No.281 71-8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1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麻卫峰;王金亮;张建鹏;麻源源;张忠伟;
针对传统主成分分析点云法向量估算存在精度不高、人工干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向量估算方法,并根据点邻域法向量标准差实现了离散点云特征提取,最后对关键参数K取值进行讨论。通过引入高斯核函数为邻域点集权值计算公式,削弱了距离较远点对采样点法向量精度影响;以信息熵最小化为约束条件自适应选择最佳邻域尺度R,较好的顾及了局部点云空间特征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的实现点云特征提取,改进后的点云法向量估算顾及点云邻域复杂程度,具有普适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建议关键参数K取值范围12~20。研究对点云配准、数据精简及模型重构等点云预处理研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2021年11期 v.46;No.281 84-90+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6K] [下载次数:1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董友强;李晓龙;崔斌;
针对非监督框架下的深度学习SAR变化检测方法在样本选取时出现样本非平衡及冗余问题,改进了一种针对精化样本的非监督SAR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利用分层FCM针对不同差异图进行分割确定初始类别;提出利用邻域清理规则进行潜在错误样本剔除并利用异质类空间距离完成对样本的筛选;构造卷积神经网络完成对待确定类别像素的分类,得到最终变化结果。采用三组实验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行有效,且能在较好应对样本问题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变化检测精度。
2021年11期 v.46;No.281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8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源淼;陈霄;陈建营;李浩标;焦雄风;张献州;
为了更加高效地对铁路空间信息数据进行复测,研究利用车载LiDAR系统扫描获取铁路场景中的点云数据,提取铁路横断面轨顶点的方法,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OS线投影的铁路横断面轮廓及轨顶点提取算法,该方法以POS线为辅助线对铁路横断面点云进行切割,采用Alpha Shapes算法提取铁路横断面轮廓点云数据,并结合铁路横断面以及POS线的空间特性,实现了铁路横断面轨顶点的提取。实验及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基于POS线投影的铁路横断面及轨顶点点云提取算法是有效且准确的,对其他各类铁路地物信息的提取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2021年11期 v.46;No.281 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5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晓霏;叶虎平;廖小罕;岳焕印;施冬;
针对无人机影像道路提取自动化程度低、道路信息不完整及道路交叉口不连通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拓扑结构和全局上下文感知的无人机影像道路提取方法,通过构建一种编码/解码模式的深度学习方法实现自动化提取。在网络模型中,设计了聚合特征模块及增强型扩张卷积模块以获取更多的道路信息,并引入拓扑感知损失函数以保证道路的连通性,实现道路拓扑结构特性的反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后的网络模型对道路信息的提取效果较好,在无人机影像测试集上的准确率、召回率、F1得分和交并比(IoU)分别达到了89.07%、84.74%、86.86%和72.45%;在马萨诸塞州道路公共影像集通用性测试中,提取原始遥感图像的道路信息也表现了出色的提取性能。
2021年11期 v.46;No.281 10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2K] [下载次数:1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汤诗怡;张翔;陈能成;
针对干旱指数在雨热不同期的气候下的应用效果的相关研究较少的问题,该文选取雨热不同期气候下的西班牙杜埃罗盆地一块区域分析观测网站点处土壤湿度、植被覆盖和季节对PDI、MPDI两个干旱指数进行土壤湿度监测的效果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PDI、MPDI指数与土壤湿度间回归方程决定系数与站点土壤湿度大小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2)NDVI值的范围在0.2~0.35的区域PDI、MPDI指数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较其他范围好;(3)不同季节下PDI、MPDI指数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有差异,在作物生长初期、雨水较多的春、冬季节PDI、MPDI指数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较夏、秋季高。结合上述结论得出,在半干旱地中海气候下PDI、MPDI指数在研究区域作物生长期的土壤水分监测中有较好的适用性。
2021年11期 v.46;No.281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8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春森;帅林宏;景啸宇;
针对矿山相似模拟实验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低、精度差等问题,应用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方法,基于三维散斑影像匹配对相似模型进行位移变化监测及应变分析。在相似模型上布设数字散斑,获取实验各个阶段散斑影像,通过影像序列、立体以对角匹配得到描述开挖前后模型变形的同名点三维坐标,进而由位移变化计算模型应变。通过由全站仪测得的三维点坐标与所给方法得到三维点坐标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给方法获得的三维点位与全站仪测得的三维点位最大偏差小于4 mm,满足矿山相似模拟实验要求。
2021年11期 v.46;No.281 120-125+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5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白又达;刘纪平;黄龙;白敬辉;车向红;
针对目前多种网络基于小数据集或国际通用的一些标准数据集进行训练与测试,无法满足从互联网图片中高效识别出地图图片的需求,该文构建了一套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互联网图片分类体系,对自动采集的92 543张互联网图片经类型标注后形成样本库,将样本输入残差网络ResNet50和轻量级网络SqueezeNet中进行训练及测试。结果显示:在地图类中,ResNet50的精确率、召回率分别比SqueezeNet高2.01%、0.32%;前者所耗费的训练、测试时间分别为后者的2.51倍、6.43倍,将上述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来综合评价两种网络在地图图片识别中的优越性。得出结论:SqueezeNet网络在地图识别应用中更具优越性,可有效提升在互联网地图图片中所包含"问题地图"的审查效率和及时响应服务。
2021年11期 v.46;No.281 126-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4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亢孟军;徐召硕;朱军;翁敏;苏世亮;
针对传统专题地图制图过程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在Adobe Illustrator环境下进行数据驱动式的专题地图自动编制的方法。基于Mapbox Style Specification设计了专题地图渲染框架,并在该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专题地图自动编制的完整流程。以上海市长宁区的空间数据为测试数据,对专题地图自动编制的流程进行了实现。实验证明,基于专题地图渲染框架的地图自动编制能够有效提升专题制图的效率,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已有的制图知识,实现数据驱动式的批量制图。
2021年11期 v.46;No.281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1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阳;彭认灿;董箭;陈轶;李彬彬;
针对电子航海图(ENC)在应用过程中适用于版权保护的数字水印研究较少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电子航海图特征点和角度的零水印算法。采用道格拉斯普克(D-P)算法提取电子航海图要素中的特征点;设计一种基于参考点同心圆的均匀分组方法,并通过对特征点点位坐标作相应的预处理,即将以经纬度表示的点位坐标转化为极坐标表示;在每个分组内按照设定的次序比较相邻特征点之间的角度,将大于等于角度均值的记为1、否则记为0,从而得到每组的特征序列;将该特征序列与Arnold置乱加密后的QR码水印图像进行异或操作,构造得到电子航海图零水印图像。由于该算法既可保证电子航海图要素的完整性,又不对其数据作任何修改,能很好解决传统水印算法中存在的不可感知性与鲁棒性之间的矛盾。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印算法对常见的几何攻击、增删点和裁剪等数据编辑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同时,抗精度约减能力较好。
2021年11期 v.46;No.281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洪石;王行风;薛磊;郑媛媛;何昶序;
针对室内场景下疏散规划方案设计简单、施行复杂以及管控困难的问题,应用一种时空核密度分析方法对疏散中的行人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基于疏散仿真行人的位置数据进行核密度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输出后能够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应急疏散布防布控建议与对策。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时空核密度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分析全疏散流程行人聚集特征,对估计结果的三维可视化能够快速准确定位疏散瓶颈位置、识别拥堵区域,基于分析结果能够给出相应的应急疏散布防布控指导建议。
2021年11期 v.46;No.281 14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6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梁宇;陈会仙;吴佳桐;
针对公开地图中如何正确表示世界地图内容,正确反映我国的外交观点和政治主张的问题,该文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地图技术审查实际工作,总结公开地图关于世界地理要素的基本表示要求。从中国周边地区、世界特殊地区、岛屿、未定国界、地图注记、现势性6个方面总结了公开世界地图的表示要点,归纳了各类常见错误,同时对正确表示世界地图内容提出方法和建议。有助于降低"问题地图"的发生频率,对正确制图、正确使用地图提供参考。
2021年11期 v.46;No.281 15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7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鹏;石丽红;焦明连;刘晓东;孙浩;
针对互联网媒体数据中地名信息表达不规范、实体边界不清晰、地名简化表达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混合神经网络的中文地名识别方法。通过ALBERT层学习字级别特征表达与BiLSTM层提取文本上下文语义特征,由CRF层获得全局最优标记序列,更有效地识别并提取中文地名。数据测试表明:相较于BiLSTM的地名识别模型,本文模型精确率提高12.89%,F1值提高10.83%;相较于BiLSTM-CRF的地名识别模型,本文模型精确率提高3.56%,F1值提高2.1%;相较于ALBERT-CRF的地名识别模型,本文模型精确率提高1.22%,F1值提高0.72%。
2021年11期 v.46;No.281 159-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剑波;刘明焱;李永昌;李靖;
针对空间联机分析处理对于连续型时空数据缺乏从概念模型到代数理论形式化定义的一体化模型表达和计算范式的研究现状,以联机分析处理、时空地图代数和时空数据挖掘理论为基础,构建时空维分离的六元组立方体数据模型,定义时空维层次上度量集合的聚集计算,设计时间维空间聚集和非空间聚集两类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维空间联机分析的基础操作原语。并以"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的探索性分析场景为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2021年11期 v.46;No.281 16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琛强;娄宁;杨永崇;王涛;邢晓露;
为深入研究路网变化与城市空间变化的相互关系,基于扩展空间句法(sDNA)理论,以路网数据为数据源,通过道路接近度变化定性描述路网结构时空演变,利用道路接近度与城市边界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相关系数定量探究相互影响关系,最后以道路密度为比较对象,反映道路接近度在表征城市空间变化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2010—2018年间,西安市路网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前期路网骨架整体向外扩张,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后期路网骨架变化趋于稳定,变化主要体现在路网内部结构逐渐丰富;相比道路密度,道路接近度在反映路网变化时更直观、更准确、更全面,其与城市边界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更强。该研究为扩展空间句法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2021年11期 v.46;No.281 173-180+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5K] [下载次数:1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胡昊;夏元平;乐颖;
现阶段的粮仓检测数据以表格、图片或者文字描述为主,可视化程度较低,缺乏对粮情信息的直观立体表达。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数据表达形式单一,直观性不强等问题,将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值和激光扫描仪获取的散点空间坐标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三维可视化的方法,使用开源的Web端可视化引擎,将检测的粮情数据生成浏览器端的三维模型。通过Web端建立的粮仓三维可视化模型,不仅提高了粮情信息的可视化程度,并且方便仓储管理人员实时监测仓库粮情的动态变化情况。
2021年11期 v.46;No.281 18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4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曾超;曹振宇;曾珍;周兴霞;
针对应急测绘体系研究缺乏系统性总结和梳理问题,以及大数据时代新技术对应急测绘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以四川省为例阐述了应急测绘的内涵及特点,系统总结了面向不同灾种的应急测绘保障内容及工作流程,梳理了应急测绘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介绍了四川省空天地一体化应急测绘保障体系构建及实践。结果表明,国内外应急测绘的组织机制、基础设施和装备、关键技术及信息平台等方面研究已较为成熟,面对未来防灾减灾的严峻形势,还需加强理论方法和应急机制研究、国产化先进装备研发、灾害数据实时获取和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以及面向不同灾种的应用示范。
2021年11期 v.46;No.281 18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1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